涧西区202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面对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千亿强区、首创之区、品质涧西”,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恢复、持续向好,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实现了“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一、综合初步核算,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3801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7万元,同比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217463万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919720万元,同比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2:29.42:70.56。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0.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10万人,乡村人口0.68万人,城镇化率为98.67%。全年出生人口3947人,出生率7.76‰;死亡人口3575人,死亡率7.02‰;自然增长率0.73‰。—2—二、农业2021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3公顷,总产量1830吨。其中夏收粮食播种面积290公顷,总产量1014吨;秋收粮食播种面积253公顷,总产量816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1公顷,总产量44吨。蔬菜类播种面积25.8公顷,总产量1169吨。年末果园面积42公顷,水果总产量636吨。三、工业和建筑业2021年,全区工业增加值1007989万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5.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6%,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分所有制性质看,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高新技术增加值同比增长表1:2021年涧西区主要农作物产量及增速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同比增长(%)粮食吨1830-8.3其中:夏粮吨101410.6秋粮吨816-24.4油料吨44-25.4其中:油菜籽吨31-6.3芝麻吨4-42.8花生吨9-55水果吨636-35蔬菜吨1169-48.4—3—6.4%。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0.4%,规上工业产销率97.0%。表2:2021年涧西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同比增长(%)饲料吨1349-36.9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吨843.3塑料制品吨194215.1商品混凝土立方米58556345.0耐火材料制品吨17563423.6铜材吨13059222.3钢结构吨168233.9铸铁件吨7342915.1铸钢件吨75198-7.2锻件吨1844526.8发动机千瓦580469415.3电站用汽轮机千瓦50410030.4内燃叉车台81-27.0泵台13041-8.3滚动轴承万套44391.4减速机台5693.1包装专用设备台99-4.8矿山专用设备吨54599-25.5水泥专用设备吨39846-8.5金属冶炼设备吨10702-1.1模具套3303810.2纺织专用设备台11530.7大型拖拉机台2513232.6中型拖拉机台4818026.6服务机器人套285-23.8改装汽车辆130-52.0发电机组(发电设备)千瓦4055001.6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台(套)62576.6自来水生产量万立方米1413312.32021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213862万元,同比增长3.7%。建筑业总产值664816万元,同比增长1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9.4万平方米。—4—四、固定资产投资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5.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4%。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2%。年度施工面积306.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商品房销售额443202万元,同比增长25.6%。五、国内贸易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0449万元,同比增长9.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2035307万元,增长11%;乡村零售额745142万元,增长5.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54559万元,增长14.8%;商品零售2525890万元,增长9.1%。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525780万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4669万元,增长14.8%。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5.1%,饮料类增长6.8%,烟酒类增长7.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4%,化妆品类下降6.1%,日用品类增长112.1%,中西药品类下降2.6%,通讯器材类增长9.5%,汽车类增长2.5%,金银珠宝类增长53.1%。六、服务业2021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36007万元,同比增长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2975万元,同比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0445万元,同比增长—5—3.7%;金融业增加值378165万元,同比下降0.4%;房地产业增加值273369万元,同比增长4.7%;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202445万元,同比增长6.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91843万元,同比增长9.4%。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713676万元,与上年持平。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8806万元,同比增长28.7%。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483260万元,同比下降1.5%,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28150万元,同比增长22.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447185万元,同比下降2.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2852万元,同比增长37.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5073万元,同比增长17.3%。七、财政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841万元,同比下降6.3%,其中税收收入155189万元,同比增长4.7%,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5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593万元,同比下降18.3%,其中民生支出25054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4.2%。八、科技、教育、卫生2021年末,全区共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其中,省级16个,市级28个。重点实验室21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3个,市级13个。全年签订技术合同664份,—6—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5.38亿元。2021年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2021年末,全区共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58个,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3家。2021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17所,新招学生11021人,在校学生32498人。有小学28所,新招学生7861人,在校学生42996人(不含培智学校)。幼儿园54所,在园幼儿13609人。2021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286个,其中三级医院3个,二级医院7个,一级医院4个,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7个,公办卫生所3个,各类门诊部、个体诊所187个、村卫生室17个。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总床位数6042张,专业技术人员11324人。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21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88元,同比增长8.0%,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745元,同比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89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304元,同比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76元,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84元,同比增长10.5%。2021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10126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291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12805人(含生育保险),其中参加城镇职工—7—基本医疗保险(含离退休人员)61719人。参加失业保险44977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181人。参加工伤保险46796人。注:(1)本公报202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经最终核实,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为0.03:28.36:71.6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合计与分项不等的情况。(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科技数据来自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社保中心;医保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体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