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沙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全年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共同进步,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综合
经海南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8.6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6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7.18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35.57亿元,增长10.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927元,比上年增长6.9%。
年末公安部门统计户籍人口户数5.00万户,人口数19.22万人,其中男性10.12万人,女性9.10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6.37万人,城镇化率为33.05%,比上年提高12.1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300人,出生率为7.94‰;死亡人口1151人,死亡率为7.03‰;人口自然增长率0.91‰,比上年提升0.73‰。从年龄结构看,0-14岁人口3.01万人,15-64岁人口11.49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87万人。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98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6.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18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0.4%。城镇登记失业率1.6%。
新动能新引擎持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37.7:10.5:51.8,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现价分别增长12.3%和9.3%,增速分别快于全省1.0和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县投资比重提高2.9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2.4%,增速快于全县投资42.1个百分点。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实施“每月一调度、每月一下沉、每月一通报”的督导机制,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全县标注防止返贫累计监测对象956户3550人,其中已消除风险607户、2404人,全年无新增返贫致贫户,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2.68%。
生态环境保持优良水平。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7%。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2.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17亿元,比上年增长3.1%。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产值17.29亿元,增长3.8%。粮食播种面积6.54万亩,增长0.9%;总产量2.31万吨,增长5.2%。蔬菜及食用菌收获面积4.45万亩,增长6.1%;产量3.50万吨,增长3.2%。水果收获面积2.22万亩,增长3.8%;产量3.07万吨,增长7.7%。林业产值16.05亿元,增长3.4%。橡胶产量5.27万吨,增长6.3%。牧业产值4.82亿元,增长2.5%。生猪年末存栏5.91万头,下降9.0%;年内出栏9.39万头,增长9.0%;猪肉产量8013吨,增长14.4%。渔业产值0.17亿元,下降20.7%。水产品总产量1065吨,下降4.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84亿元,增长13.0%。
表1 2023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中草药材
吨
28100
9.5
蔬菜及食用菌
吨
35033
3.2
茶叶
吨
625
-7.0
鲜切花
枝
543108
32.2
水果
吨
30712
7.7
其中:香蕉
吨
13648
-6.8
柑桔橙柚
吨
3498
-20.5
百香果
吨
1015
37.6
橡胶
吨
52708
6.3
咖啡
吨
430
25.1
油茶
吨
34
103.2
槟榔
吨
5712
8.9
猪肉
吨
8013
14.4
禽肉
吨
1317
-22.7
禽蛋产量
吨
1963
-7.6
水产品总产量
吨
1065
-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年下降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下降12.3%,重工业产值下降4.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产值增长11.9%,民营企业产值下降16.3%。
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4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4.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4%。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2个。全县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0.7万平方米,增长84.2%。全县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0.1万元,增长81.6%;上缴税金245.6万元,增长381.6%。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0.56亿元,增长11.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6.6%;金融业增加值3.35亿元,增长5.7%;房地产业增加值3.60亿元,增长22.0%。
全年全县货物运输量24.98万吨,比上年增长7.9%。货物运输周转量1154.33万吨公里,下降1.8%。旅客周转量4185.63万人公里,增长35.1%。
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0.21亿元,下降10.8%。其中,包裹18.20万件,增长31.2%;特快专递5.57万件,增长4.2%。全年全县保险业保费收入1.30亿元,增长1.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3亿元,增长2.8%;人身保险保费收入0.17亿元,下降7.9%。
五、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5亿元,比上年增长7.6%。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13.19亿元,增长7.5%;农村零售额6.06亿元,增长7.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4.44亿元,增长7.6%;餐饮收入4.81亿元,增长7.7%。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下降1.6%,烟酒类下降2.8%,饮料类下降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5.8%,日用品类下降9.5%,化妆品类下降11.4%,书报杂志类下降14.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8.9%,五金电科类增长12.3%。
全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369万元,比上年增长242.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8%。投资项目个数下降18.7%,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下降29.9%。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82亿元,比上年下降63.7%。其中住宅投资1.98亿元,下降68.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52亿元,下降65.5%。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66.84万平方米,增长9.8%,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6.0万平方米,下降55.8%。房屋销售面积5.33万平方米,增长494.3%;销售额3.18亿元,增长378.9%。
表2 2023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行 业
比上年
增减(%)
行 业
比上年增减(%)
总 计
10.3
房地产业
-21.8
农、林、牧、渔业
-2.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26.0
制造业
-7.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7
教育
-28.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41.5
卫生和社会工作
47.2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
106.4
-23.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1.2
-57.9
注: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亿元,增长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0.60亿元,下降9.6%;非税收入1.45亿元,增长8.2%。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97亿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民生支出27.85亿元,下降1.2%。
表3 2023年财政收支及其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情况
万元
比上年增减%
财政支出情况
万元
比上年增减%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521
2.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39689
-2.5
1.地方税收收入
5997
-9.6
民生支出
278514
-1.2
#增值税
1728
-30.4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4477
-8.8
企业所得税
1044
6.1
公共安全支出
11402
-7.4
个人所得税
340
-3.4
教育支出
55014
0.0
资源税
51
-72.4
科学技术支出
815
3.3
城市维护建设税
368
18.3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4543
37.5
房产税
565
19.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50134
99.7
印花税
110
-37.1
卫生健康支出
30434
-2.1
城镇土地使用税
740
13.3
节能环保支出
14216
7.3
土地增值税
-521
-258.8
城乡社区支出
20300
9.3
契 税
627
128.0
农林水支出
84373
-31.8
2.地方非税收入
14524
8.2
交通运输支出
10632
109.1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3503
-12.4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862
-33.3
罚没收入
1471
26.9
住房保障支出
8496
28.9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1297
-62.6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2662
-33.9
捐赠收入
5655
34.3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372
13.4
专项收入
2432
354.6
债务付息支出
6833
1.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64亿元,比年初增长8.6%;其中,住户存款73.67亿元,比年初增长11.7%。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0.46亿元,比年初增长8.8%;其中,住户贷款20.58亿元,比年初增长10.5%。
八、居民收支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70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52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0元,增长7.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7:1,比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719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133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240元,增长11.7%。全县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1%,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7052人,比上年末增加802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3624人,离退休人员23428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8937人,比上年末减少157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897人,比上年末增加83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783人,比上年末减少333人。
2023年末全县共有1016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补贴635.88万元; 539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补贴3142.21万元; 427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累计发放补贴376.39万元。
九、教育
全年全县普通高中2所,增加1所;高中专任教师227人,增加7人;高中招生1149人,增加52人;高中在校学生3104人,增加33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5%。
九一贯制学校8所,初级中学2所(减少1所);初中专任教师622人,减少9人;初中招生2443人,减少8人;初中在校学生7048人,减少254人;初中毛入学率99.99%。
普通小学30所,减少6所;小学专任教师1119人,减少53人;小学招生1846人,减少105人;小学在校学生13501人,减少699人;小学毛入学率99.99%。
十、旅游和卫生健康
全年全县接待游客102.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其中接待过夜游客58.45万人次,增长14.3%。接待一日游游客43.96万人次,增长25.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2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7%。
2023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26个,其中医院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位1202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195张。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为1464人,其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15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2人,注册护士489人。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为3403人,比上年增长236.3%;报告死亡5人,与上年持平;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每万人207人,比上年增长236.3%;死亡率为每万人0.3人,与上年一致。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造林绿化面积14342亩。森林覆盖率82.04%。建成区绿地率40.08%。推广新能源车249辆。
全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7%,PM2.5年均浓度为11.3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2.9%。
年末全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2万立方米,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129.62%。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0%。
全年全县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起,死亡2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50%,死亡人数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1起,上升100%,死亡人数2人,比上年上升200%。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41人。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为预计数,最终核实数以《白沙统计年鉴—2024》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三次产业进行划分。
3.本公报中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县人民银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局,水产品数据来自县畜牧和渔业服务中心,森林数据来自县林业局,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县交通局,新能源车辆数据来自县科工信局,旅游数据来自县旅文局,城乡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县住建局,城镇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水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委,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数据来自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失业保险、就业数据来自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低保、救助供养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情况来自县乡村振兴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