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目录第一章“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基础........................................7第一节发展成就.........................................................................7第二节机遇与挑战...................................................................13第二章“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要求......................................18第一节指导思想.......................................................................18第二节基本原则.......................................................................19第三节发展目标.......................................................................20第三章加快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体系......................................23第一节建立健全卫生健康党建体系.......................................23第二节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5第三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30第四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2第五节完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33第六节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34第七节构建现代化健康服务业体系.......................................35第八节统筹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36第九节纵深推进卫生健康法治体系.......................................38第四章全方位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39第一节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39—3—第二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41第三节加强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41第四节强化慢性病和精神卫生防治.......................................43第五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营养管理...................................44第六节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45第五章全生命周期保障重点人群健康......................................47第一节促进优生优育和托育发展...........................................47第二节优化全周期妇幼健康服务...........................................50第三节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51第四节加强职业卫生与健康保护...........................................52第五节丰富老年健康服务供给...............................................53第六节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54第六章全力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55第一节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55第二节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56第三节优化医疗服务模式.......................................................57第七章加快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59第一节强化中医药独特优势...................................................59第二节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61第三节加快推进省级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建设.......................62第四节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63第八章打造川南健康产业发展高地..........................................65—4—第一节推进健康产业融合发展...............................................65第二节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66第三节推进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68第九章加快数字卫生健康发展步伐..........................................71第一节夯实数字卫生发展基础...............................................71第二节深化“互联网+”医疗服务.........................................72第三节优化“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73第四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73第五节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73第十章深化医药卫生重点领域改革..........................................75第一节强化“三医联动”和系统集成改革...........................75第二节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77第三节深化分级诊疗体系建设...............................................77第四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79第五节强化医疗卫生综合监管...............................................81第十一章促进区域卫生健康协同发展......................................82第一节融入区域卫生健康协同发展.......................................82第二节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84第十二章提高支撑与要素保障水平..........................................84第一节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85第二节建设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基地.......................................88第三节加大卫生健康投入保障力度.......................................89—5—第四节加强健康传播能力建设...............................................90第十三章加强组织实施与监测评估..........................................91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92第二节深化部门协同...............................................................92第三节加强监测评估...............................................................92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入全民健康新时代的关键五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和市委“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等决策部署,加快健康内江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健康内江2030”规划纲要》,编制《内江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7—第一章“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健康内江建设,全社会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的氛围初步形成,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大幅跃升,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十三五”规划的卫生健康主要指标全部完成,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内江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冠疫情防控有序有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积极科学应对,仅用1个月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2个月左右时间全面完成22例确诊患者救治,实现疑似病人零漏诊、确诊病人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出院病人零复阳、院感零发生的“五零”目标;3个月左右时间基本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创立的流行病学调查“四方合作”机制写入国家防控技术方案,开展的“五同步”流调溯源工作经验和对密切接触者判定的范围提前至发病前3天的防控经验在全国推广;制作的《中医防控公众手册》在全省推广。为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两战赢”作出了内江贡献。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全市加快公共卫生体—8—系建设,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科学防控的总体格局已全面形成,核酸检测能力居全省各市(州)前列,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卫生城镇创建扎实推进。内江市、隆昌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威远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实现全域覆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乡镇覆盖率分别达到80.0%、9.72%,省级卫生乡镇、省级卫生村覆盖率分别达到81.9%、48.3%,提前完成省上下达的创建任务。大力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0.8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达36%。坚持开展全民周末环境卫生大扫除,持续巩固卫生城镇创建成果。医疗卫生资源增量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6个,资金4.15亿元。市一医院新区医院、市中医医院新区医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新校区等一大批卫生健康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资产总额达到106.58亿元,比2015年增长86.37%,其中:万元以上设备15724台(套)、设备总额170866万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60.84%、51.79%;100万元以上设备312台(套),比2015年增长157.85%。房屋建筑面积150.40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长27.60%。医疗卫生机构数3579个,比2015年增长12.00%。床位数25896张,比2015年增长27.40%。卫生技术人员22838人,比2015年增长34.19%。—9—公共卫生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推进健康内江17项专项行动。全市疾控机构等级化建设达到三级甲等1个、三级乙等1个、二级甲等3个、二级乙等1个。市疾控中心成为省内首批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沙门氏菌监测网络实验室、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四川省首家开展生活饮用水106项全分析检测的疾控机构。先后成功创建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免疫规划和卫生应急等国家、省级示范区。全市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平稳,连续七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率达99.63%。艾滋病防治“三包一主导”防治模式在全国推广,检测覆盖率、治疗覆盖率和成功率分别由2015年的8.8%、80.9%、83.9%上升至2020年的55.5%、94.3%、93.5%。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发病率由2015年的68.4/10万下降至2020年的43.1/10万。地方病防治持续巩固,克山病、跁子病和血吸虫病等通过消除评价验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和稳定率排名全省前列。卫生应急体系逐步健全,成功处置人感染H7N9禽流感,妥善应对威远县5.4级地震、资中县5.2级地震、“8.17”洪涝灾害。不断强化“献、采、供、用”一体化血液管理,巩固内江特色血液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宣传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市血液采集总量由2015年的42324人份升至2020年的62850人份,增幅达48%,充分保证了全市安全、足量的血液供应,同时输出支援其他市(州),—10—圆满完成省上下达的指标任务,位居全省前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梯队,202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省排名第五。市一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健康服务体系取得质的提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4418名家庭医生有2652人进行了数字身份认证,家庭医生通过上线“巴蜀快医”“卫健E通”等服务平台电子化签约70万人次、服务24万人次。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居民电子健康卡“扫码就医”,消除“一院一卡、重复办卡、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等患者就医“堵点”。全市居民电子健康卡普及率达81%,“一卡通用、扫码就医”全省领先。远程影像、心电诊断服务持续下沉,全市95%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达到省级数字化标准;建成1个市级、5个县级远程诊断服务中心,覆盖了全市85%乡镇卫生院以及部分民营医院,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地享受到上级医院优质专家服务。61个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1个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市一医院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称号。医疗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出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等规定,以质量为核心、以公益性为导向开展绩效考核,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同步建立补偿新机制,动态调整144项医疗服务价格;门诊和住院药占比分别从2015年的38.12%、—11—27.45%降至2020年的31.94%、22.76%。推进医联体建设。全市建成医联体16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3个,县域医疗共同体7个,专科联盟2个,远程医疗协作网4个。深化医教协同。落实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医师注册制度,全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15年1.88人增长到2020年2.5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015年1.80人增长到2020年2.74人。推进综合督查制度。协同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打通降价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将政策红利引导到临床端。全市医改工作连续5年位列全省目标考核第一方阵。中医药振兴发展迈出新步伐。市委召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暨产业对接大会,市委、市政府印发《内江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二十条措施》,市政府成立了内江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内江市被授予“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等5个县(市、区)被授予“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一医院和市二医院成功创建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市中医医院纳入“四川省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建设单位。全市现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9个。市中医医院建有“治未病”中心,县级中医医院均建有“治未病”科室,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室,8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比四成以上。全市拥有中成药生产企业5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7—12—家,中兽药生产企业4家,初步形成了药材种植、中药加工、饮片(曲剂)生产、健康食品转化、药品销售、文化展示等产业雏形,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其中,中医药饮片类产品产值超过1亿元,胆南星、建曲、六神曲等曲剂品种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天冬、佛手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产值超过3亿元。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成效明显。与自贡、泸州、宜宾三市和西南医科大学签署《四川省川南经济区卫生健康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自贡市签署《内自同城化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合作协议》,与成都市签署《关于促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合作协议书》。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署《分级协同诊疗体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市六医院建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级诊疗转诊定点机构,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市一医院深化与重庆医科大学非直管附属医院教学合作关系,成为专硕研究生培养基地,同时为成都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联合招收研究生;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签署《内江市人民政府成都中医药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中医医院挂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内江市中医医院;资州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共建内江肿瘤医院。健康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实施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先诊疗后付费”等扶持政策,全市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13—助保障范围。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97.7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率100%,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个人支付医疗费用仅占总费用的8.84%。贫困村卫生室达标建设率达100%。财政保障更加有力。政府财政投入明显增加。全市各级财政投入从2015年的169887.20万元增长到2020年239450万元,增长40.95%。其中,公立医院各级财政拨款收入从2015年的15801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88595万元,财政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5.13%增加到2020年的15.83%;乡镇卫生院各级财政拨款收入从2015年的30313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51630万元,财政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33.94%增加到2020年的41.40%。第二节机遇与挑战一、面临的机遇党和国家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日益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把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4—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健康中国建设相继推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前所未有。生命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目标和共同追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健康不仅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前提,同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卫生健康的主要矛盾转化为需要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让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健康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社会关注的重点产业投资领域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卫生健康服务正加速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从“服务大局”向“既要服务大局、又要融入大局”转变。伴随着生命健康科技不断突破,基因技术、精准医疗等前沿医学科技不断发展,将快速推动健康服务技术手段革新。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为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效率提升、服务体验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都将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15—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助推全市健康产业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为内江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全市区域势能将持续抬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入提质增效黄金时期。全市抓住国家重大战略及加快建设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交汇叠加机遇,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要求提供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高水平、更加多元的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发展“健康+医疗、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健康新产业、新业态,为卫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广阔空间。二、面临的挑战“大卫生”“大健康”发展理念有待强化。当前,“以治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仍主导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慢性病负担持续加重,卫生健康服务需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需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发展方式需要从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型,对卫生健康发展政策措施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切实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将健康发展理念融入所有政策。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带来新挑战。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6—2015年的45.61%增长到2020年的51.8%,成功实现“双百”城市目标,实现从乡村型社会到城市型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未来五年,全市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城镇化率将维持快速发展的趋势,与全国全省城镇化进程保持同步。但全市当前医疗卫生资源数量、布局、结构、质量与城镇人口增速,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孩”政策实施加剧妇幼保健资源短缺。在国家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后,全市全面加快妇幼保健机构和婴幼儿托育机构建设,机构数和床位(托位)数均实现增长。但“三孩”政策的实施,对生殖健康、妇幼保健、产儿科急危重症识别和救治等相关医疗保健服务、婴幼儿托育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现有的条件和能力难以高质量适应“三孩”政策,需要在硬件设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尽快补齐短板。人口老龄化更加严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25.23%,65岁及以上人口占20.03%,老龄化率居全省第五、全国第九,已整体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健康危险因素增多,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但全市老年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护理康复和家庭照料以及接续性医疗等基础性、辅助性老年医疗服务不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医疗、康复等服务单一、质量不高,老年护理人员严重短缺。未来5-10年,全市医养产业—17—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现有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不能有效匹配全市老龄化社会医疗服务需求。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成渝双城1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人口流动变大,新冠肺炎等新发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地方病防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等不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疾病谱不断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高发,传统和新发传染病疫情相互叠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将长期存在,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压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难度持续加大。全市应对突发疫情处置的场地、设施短板明显。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急救中心、血站等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公共卫生人员总量不足。与此同时,全市卫生健康发展还存在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一是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全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缺乏,国家级重点学(专)科、大型医疗设备严重不足,缺少高水平、高层次技术人才;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短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全科医生缺口较大,个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差,发展举—18—步维艰;健康服务产业形态少、体量小,效益不佳。二是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城乡失衡、区域失衡亟待改善;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水平有待提高;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儿科、精神科等紧缺重点专科发展不够。三是医疗卫生体制机制仍需完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改革协调联动不足,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形成无缝衔接,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药价虚高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施策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机制尚待建立。第二章“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市委七届历次全会精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市情,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目的,以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卫生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19—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健康内江建设,为全市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实现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成渝发展主轴医疗卫生中心”的决策部署,为全市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江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唯实惟先。牢牢把握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大力提升各级党组织领导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实干出实效、以真抓争创新,推动卫生健康各项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坚持人民至上、健康优先。把促进人民健康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引导人民群众由被动应对健康问题转变为主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和重点人群健康,在资源配置和投入上加大向公共卫生倾斜力度。坚持质量发展、均衡可及。把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加快优质资源扩容,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风险防—20—范、资源下沉和整体协作、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健康公平。坚持改革创新,数字赋能。突出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卫生健康发展活力,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的牵引和支撑作用,加快省级智慧健康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工作,提升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整体效能。坚持战略导向、服务发展。自觉服务市委“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主动顺应科技和产业变革大趋势,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挑战,推动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转型发展。推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中国曲剂基地、中国天冬之乡建设,实现卫生健康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建成“三中心三基地一乡”(成渝发展主轴医疗卫生中心、成渝中部区域疾控中心、省级中医医疗区域中心、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省级智慧健康示范基地、中国曲剂基地、中国天冬之乡),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1———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新提高。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3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5/10万人以下,婴儿死亡率保持在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在6.6‰以下,“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构建新格局。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成渝中部区域疾控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13个以上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体系。——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数量增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专科)取得突破,部分专科诊疗能力达到全省或川南领先水平,县域内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成渝发展主轴医疗卫生中心、省级中医医疗区域中心、省级智慧健康示范基地基本建成。——重大疾病控制取得新成效。艾滋病继续有效遏制,结核病发病率进一步降低,持续控制和消除寄生虫病、重点地方病危害,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人数上升趋势得到遏制,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严重精神障碍、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健康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健康产业发展机制不断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健康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更加丰富,健康产业占全市GDP比重稳步提升,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中国—22—曲剂基地、中国天冬之乡基本建成,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健康产业成为全市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化医改取得新进展。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体系、医疗联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快推进,综合监管制度更加健全。——卫生健康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贯彻落实卫生健康领域法律法规,依法行政、执法能力显著提升。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卫生健康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发展指标领域主要指标2020年2025年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岁)77.5578.3健康预期寿命(岁)—同比例提高孕产妇死亡率(1/10万)13.57≤14.5婴儿死亡率(‰)2.22≤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89≤6.6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17.48≤14.7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78.6≥91.5健康生活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862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居民的比例(%)3645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25<22.7健康服务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54≥2.85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2.743.82每千人口注册药师(士)数(人)0.280.5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9.97≥85—2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5.79≥85以乡(镇、街)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63≥90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率(%)8090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1.004.5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7585.71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建成三星智慧医院比例(%)—60三级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天)9.928健康环境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6.5持续改善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33持续改善国家卫生城市覆盖率(%)80100健康保障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30<30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职工≥80城乡居民≥70保持稳定健康产业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亿元)115300第三章加快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体系第一节建立健全卫生健康党建体系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体系。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深化“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党性教育锤炼体系,依托省内、—24—市内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链,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完善确保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探索建立行业融媒体中心,探索行业文化建设机制,每年创作打造一批卫生健康文化及文艺精品力作。健全组织建设体系。健全完善卫生健康行政机关、非医疗机构、公立医院、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开展“公立医院标杆党支部”创建活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支部参与人才引进、队伍建设、职称职级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评奖评优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的制度机制,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健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锻炼、考核评价、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在疫情防控等重大工作第一线培养干部、锤炼干部。大力推进干部上下交流和—25—跨单位交流,加大单位内部轮岗交流力度,推动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成为常态。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推动中青年干部人才和高层次专家培训全覆盖。完善纪律和作风建设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管行业与管行风统筹推进,完善行风管理架构。持续开展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医疗机构巡查,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将医德医风考评工作固化为医院工作制度。以改善医疗服务为抓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满足感获得感。第二节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以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现代化疾控体系。推动建设成渝中部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巩固三级甲等疾控机构创建成果,推动资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三级甲等疾控机构,其他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三级疾控机构。推动医疗机构设置公共卫生科。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构建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分级分层分流传染病救治网络。加快推动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加强市级传染病医院、县级传染病科(病区)建设。加快实现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哨点全覆盖,—26—完善车站等场所的监测哨点布局。加强疾控机构、医院发热门诊的联动,进一步提高疫情监测和处置能力。支持传染病定点医院建设独立的感染楼或传染病院区,做到平战结合,推进疫情防控期间院区功能的快速转换。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参与急救工作,强化心理干预应急队伍建设,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内容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独立的具有调度指挥和医疗救治能力的市级急救中心。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设立急救分中心。急救中心及分中心发挥集中调度指挥功能,与各级120网络医院急诊科共同构成院前急救体系。加快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设置急救站点的速度,推进急救站(点)及120网络医院急诊科标准化建设。按照服务人口和国家标准配置由急救中心统一管理急救车辆,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将120调度指挥平台建设纳入内江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运营中心项目,市、县两级120调度指挥平台同步建设。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立健全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龙头,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职能部门为延伸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加强市、县两级健康教育机构建设,争取每个县(市、区)具有一个承担健康教育工作的机构,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健康教育人员。—27—建强建优妇幼健康体系。构建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其他医疗机构妇幼专科为补充、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内江市生殖医学中心、四川省产前诊断分中心。各妇幼保健机构创建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开展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健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完善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补充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强化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建设。鼓励建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东兴区和威远县各建成1个公立的精神病专科医院(院区),实现市、县两级公办精神病医院(院区)全覆盖,各街道(乡镇)至少有1个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工作的社区康复机构。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身)科,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开设精神(心身)科。积极搭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在隆昌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断、治疗、康复服务能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建立健全血站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市中心血站为主体,县级储血点为补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血站服务体系。加大对血站新建扩建及智能化项目的支持力度,科学设置储血点、固定采血点和流动采血点,提升血站标准化建—28—设能力。完善更新血站及献血网点硬件设施设备,提升血液制品采集供给能力,提高血液检测能力,确保血液安全。完善血液库存预警机制和血液动态管理追溯机制,确保用血安全。构建完善职业健康防治体系。建立政府领导、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自律、职工参与、社会监督、行政机关监管的职业健康防治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以职业病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职业病诊断救治三方面为主体的职业健康防治体系。依托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建立全市职业病监测评估体系。到2025年,创建1个职业病防治院和1个区域性化学中毒救治中心。强化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健全市、县、乡三级卫生监督网络。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开展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国家标准配置执法监督人员、业务用房、设施设备。加强卫生健康监督远程指挥中心建设,建设一批医疗废物、生活饮用水、游泳场所等公共卫生风险智能监测点。明确乡镇(街道)承担卫生健康综合监管的机构,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合理配置监管协管力量。强化学校、托幼机构、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口密集流动性强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执法。专栏1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工程疾病防控能力提升工程:市疾控中心建成成渝发展主轴区域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力争建设1个P3实验室,至少配置10个P2实验室,其中—29—负压实验室5个。充分发挥市疾控中心作为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检测质控分中心作用,与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管理、业务、科研、培训一体化、同质化。各县(市、区)疾控中心至少配置4个P2实验室(含1个P2+),形成以市疾控中心为核心,县(市、区)疾控中心为支撑,联动协同的重大传染病病原体实验室检测网络。院前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建立独立的内江市医学急救中心,重点抓好重大传染病定点收治病区和负压病房建设。培养和储备紧急医学救援专业人才,加强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医院等急救队伍建设,强化市级卫生防疫应急(流调、采样、消杀等)队伍建设,规范建设县级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与升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每3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县〈市、区〉以县域人口的300%为基数计),根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类型,其中至少40%为负压救护车。将市二医院建设为市级传染病救治中心,隆昌市人民医院、资中县人民医院、威远县人民医院建设为县级传染病救治中心。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市妇幼保健院实现整体搬迁目标,依托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内江市生殖医学中心。支持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争创四川省产前诊断分中心。支持市妇幼保健院、隆昌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市中区妇幼保健院、资中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支持东兴区妇幼保健院、威远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市中心血站标准化建设项目:规范血站用地及业务面积,血站用地及业务面积应与其职责功能、服务人口数量、采血数量和检测标本数量相适应,市级新血站规划用地30亩,修建业务用房15000平方米;合理配置固定采血点(室)、流动采血车或送血车。在经开区、高新区分别新建一个献血屋(房车)。—30—职业健康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依托市六医院设立市职业病防治医院,承担市内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工作。争创川南区域职业病防治院和区域性化学中毒救治中心。开展“健康企业”试点工作。到2025年,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达到85%,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2%,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的县级行政区覆盖率达到100%。第三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市级医院主要向全市居民提供代表本市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医疗服务,接受下级医院转诊,并承担人才培养和一定的科研任务以及相应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县级医院主要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常见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和镇痛治疗,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指导,开展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紧急救援等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并接收医院向下转诊的患者。全力打造成渝发展主轴医疗卫生中心。推进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推进市级公立医院提标创等,鼓励市级公立医院牵头建设医疗集团,全力构建以市级医院为引领的区域急—31—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服务体系。到2025年,市级综合医院建设医疗集团率达到100%,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市一医院进入全省前20名,市二医院进入全省前30名,力争全市新增1-2个三级甲等医院,带动全市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加强县级医院建设。紧紧围绕县域内群众急需、医疗资源短缺和异地就医最突出的专科需求,做好县医院临床专科发展规划,提升核心专科、夯实薄弱专科、打造优势专科。不断健全精神科、病理科、感染科、皮肤科、输血科等一级诊疗科目,逐步开设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血管外科、免疫科等二级诊疗模式。依托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性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治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进一步强化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日间医疗服务、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多学科诊疗、优势护理服务等惠民便民服务。开展改善硬件条件专项行动,结合专科发展需要,支持县医院提标扩能,改善就医环境。加强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支持隆昌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支持经开区建设一家综合性医院。到2025年,隆昌市人民医院和资中县人民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加强专科医疗体系建设。补齐专科医疗短板,构建“门类齐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与综合医院错位发展。鼓励各县(市、区)加快传染、儿童、妇产、老年、—32—肿瘤、精神、口腔、康复等专科医院建设。支持医学影像中心、医学实验室、病理中心、血液透析中心、互联网医院等新业态医疗机构建设。专栏2建设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工程基本建设提升工程:规划建设市一医院新区二期工程、市二医院传染病院区大楼和住院综合楼、市中医医院新区内科大楼、市六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康复中心)。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医技住院楼、市中区人民医院白马分院业务用房、东兴区中医医院迁建、隆昌市人民医院西区医院综合大楼及内科综合楼、资中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威远县人民医院综合业务大楼等项目。推进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二期建设,推进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整体迁建。成渝发展主轴医疗卫生中心工程:与成渝两地顶级优质医疗机构合作,重点支持市一医院泌尿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市二医院肿瘤科、神经内科,市中医院康复科、骨伤科,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等七个学科建设,形成2-3个川南领先、全省前列的优势特色学(专)科。推进市级公立医院提标创等,争创1-2个省级高水平医院,力争全市新增1-2个三级甲等医院。第四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新格局。切实发挥县医院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以县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33—体系。落实医共体内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功能职责定位,形成县域内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错位发展新格局。优化乡村卫生资源布局。顺应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空间形态和人口流向等变化,开展乡村两级卫生资源归并融合和布局调整。依托中心镇和特色镇卫生院规划建设13个以上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每个建制乡镇设置1所达标卫生院,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达标卫生室,基本形成农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积极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主动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趋势,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供给,原则上每3-10万居民和街道办事处范围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新增5-10万居住人口,增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对照《社区医院基本标准(试行)》,进一步完善房屋、设备、床位、人员等资源配备,加强住院病房、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提档升级,重点健全临床、公共卫生、医技等科室设置,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社区医院。第五节完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市、县中医医院建设。推动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强化市级中医医院医教研综合能力和区域辐射作用,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扶优补短建设,满足县域群众全方位、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补齐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缺—34—口。支持基础好、服务量大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提档升级。推进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加快非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强化中医医师配备,逐步建立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体系。第六节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老年健康医疗服务网络。健全以区域老年医学中心和市级老年医院为依托,县级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康复科为重点,各类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为基础,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三级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强化挂靠市中医医院的市老年病医院建设。打造省级医养示范基地。强力推动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市建设。支持市六医院巩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建设,提升内涵发展水平。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85.71%,三级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100%。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城市二级以下医院、基层医院利用富余床位开设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养护理,有条件的县(市、区)新建老年病医院、养老护理中心和护理院。鼓励社—35—会力量参与举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老年健康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老年健康服务。支持市内卫生职业院校、中高职院校开设医养结合专业。专栏3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市中医医院医养中心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6亿元,规划用地85亩,建筑面积约7万㎡。主要包括医养中心建设项目、医养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规培中心及规培综合大厅建设项目、配建综合楼建设项目等。市六医院康复中心项目及住院综合楼项目:康复中心项目预计投资0.6亿元,规划土地约15亩,建筑面积约0.85万㎡。住院综合楼项目预计投资5.3亿元,分两期建设。基层医养机构扩容项目:鼓励城市二级以下医院、基层医院利用富余床位开设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养护理,有条件的县(市、区)新建老年病医院、养老护理中心和护理院。第七节构建现代化健康服务业体系完善健康服务业发展领导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政策互补联动,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融合集聚、创新开放的发展体系。完善产业统计监测,发挥各类产业发展基金扶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支撑。建立社会办医规范发展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拓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大力发展眼科、妇产、儿科、—36—老年、口腔、肿瘤、骨科、精神等专科以及中医、康复、护理、体检等专业领域,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全病程医疗服务。支持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各类行业协会,提高自律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要素合理流动,完善社会办医疗机构审批和监管机制,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服务水平。培育壮大健康服务业产业体系。开展“健康+”行动,将健康理念融入各行各业,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养老、健康旅游,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健全健康服务业保障体系。强化供需对接,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鼓励医疗机构布局集聚区,打造具有省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健康服务品牌。建设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打造中国曲剂基地、中国天冬之乡,做强区域制剂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健康产业成为全市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八节统筹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快医院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支撑医院服务模式创新和医院精细化管理。到2025—37—年,建成一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2星级、3星级智慧医院,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建成3星级智慧医院达到60%以上。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疾控、智慧急救、智慧妇幼、智慧血站、智慧卫生监督建设,将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管理、区域疾控检验检测等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内江”规划建设。建设疾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和疾控业务数字化应用,实现全市疾控专业机构业务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完成与国家和省疾控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到2025年,基本构建完备的公共卫生信息应用体系。推进卫生健康综合监管信息化升级。启动“医疗三监管”平台(二期)升级建设。到2025年,构建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监管”(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分级精准监管与医疗机构自律自治管理)相结合的全过程、全链条、实时动态的信息化监管体系。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扩能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设。加强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期)扩能提质建设,纵深推进卫生健康行业各级各类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汇聚、数据质量治理和区域应用集成,横向连接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有关部门业务信息系统,畅通区域、部门、行业数据共享通道,完善全市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推动信息标准规范应用,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到2025年,建—38—成全市健康医疗数据资源中心和达到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有力支撑内自同城、川南经济区、川渝地区跨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共享应用和协同联动。专栏4健康信息化建设工程夯实基础支撑工程:推进疾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医疗“三监管”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成全市健康医疗数据资源中心和达到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优化服务应用工程: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启动检验检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推进县(市、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云平台应用。第九节纵深推进卫生健康法治体系健全卫生健康法治实施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落实市、县两级权责清单体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和创新综合监管执法,完善卫生健康重点监管清单制度,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医疗“三监管”工作机制,探索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39—完善卫生健康法制监督体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责任追究及免责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和处理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制度建设。规范和加强行政应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卫生健康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健全卫生健康法治保障体系。健全法治工作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单位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健全个人自学、集体学习、专题培训和任职培训四位一体的法治教育培训体系,完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扎实推进“法律七进”。突出政治标准,加强法治工作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第四章全方位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第一节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健康教育新格局。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小学明确一名副校长作为健康副校长专门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培养专兼职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依托医疗机构、公卫机构、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建设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推动市、县两级各类媒体办好健康科普节目和栏目,—40—推动“互联网+健康科普”,强化公交、商场、广场等户外健康知识宣传。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加强有害使用酒精监测。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减少意外妊娠和性相关疾病传播。大力普及有关毒品危害、应对措施和治疗途径等知识。加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与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的衔接。建设市、县两级含全民场地设施、健身群众组织、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信息于一体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县(市、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的全覆盖。持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推动体医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深入人心。推进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加强健康促进县(市、区)创建组织领导,整合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社会团体和个体力量。将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政绩效考核,落实各部门和机构健康工作责任。到2025年,100%县(市、区)建成省级健康促进县(市、区),争取创建1个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市、区)。开展健康场所建设。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家庭、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医院等建设,加强健康促进场所的效果评价和经验推—41—广。补齐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短板,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统筹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乡镇(街道)及行政村(社区)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各类全民健身设施项目。着力构建市、县(市、区)、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第二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卫生城市、卫生乡镇(县城)创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乡镇覆盖率。到2025年,力争国家卫生县城覆盖率达到100%,国家卫生乡镇覆盖率达到20%;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8%、60%。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编制实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以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企业等为重点,实施健康细胞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提质,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科学施策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加强环境、学校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防护。第三节加强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42—种工作,提高人群接种率。扎实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到2025年,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控制在0.5%以下,维持无脊灰状态。规范非免疫规划疫苗管理,做好成人接种指导。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积极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策略与措施,维持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低于全省同期平均值。建立固定和流动监测点相结合的新冠肺炎、鼠疫等监测体系,全市重点传染病监测率达100%。启动狂犬病消除行动。全市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0.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0.85。完善艾滋病防治体系,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宣传干预、监测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母婴传播。到2025年,各县(市、区)至少创建1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乡镇,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1.5%以上。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肺结核主动发现,落实精准诊断和治疗管理,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控制在49/10万以下。强化寄生虫病及地方病防控。继续坚持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综合治理策略,巩固疟疾、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克山病、跁子病消除成果。加强部门联防联控,开展对流行区入境、返乡人员的寄生虫病查治及监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针对性地在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采取措施,及时控制媒介生物以及携带的病原体在全市的传播。—43—第四节强化慢性病和精神卫生防治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整合并逐步扩展现有慢性病及其危害因素监测范围,建立适合全市市情的慢性病综合监测系统。巩固国家、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建立稳定的慢性病示范区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市中区持续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东兴区、隆昌市力争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资中县、威远县力争创建省级及以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加强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及高风险人群筛查和干预。到2025年,重点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到14.7%。建立口腔卫生防控体系,12岁儿童龋齿率控制在25%以内。建立伤害综合监测体系,加强儿童和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开展专门性安全防范宣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癌症防治。构建市、县、乡三级癌症防治网络。支持由癌防机构牵头打造集疾控机构、其他医疗机构、环境监测机构等密切配合的“四位一体”癌症防治横向联合体。争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癌防机构建设”入选省级试点。创新癌症防治健康教育,打造全省领先的市级癌症防治科普基地。加强癌症防治专业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科研合作,提升全市癌症防治整体科技水平和规范化诊疗水平。到2025年,市、县两级癌症防治中心建立达100%,全市重点癌种早诊率不低于55%,—44—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4%。加强精神卫生健康服务。全面提升精神医学医、教、研、防各项能力,充分发挥市级精神卫生中心技术带头作用,逐步建设成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促进,完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基层心理服务平台等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设。加强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充实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发展心理援助热线。推广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多渠道管理服务,提高严重精神障碍等重点人群救治救助综合保障水平。到2025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焦虑障碍、抑郁症治疗率显著提升。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和规律服药率分别达到90%和70%。第五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营养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依托国家、省药品食品监管平台和大数据体系,建设市食品药品安全追溯服务体系,县(市、区)建立相对应的食品药品安全追溯服务体系。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食品,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并主动公开承诺。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强化食品药品互联网销售监管,深化药品与医疗器械安全风险防控。落实《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45—要求,探索建立食源性疾病报告激励机制,持续开展重点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提升食源性疾病溯源能力。到2025年,所有县级医院和符合网络直报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网络直报,监测网络逐步向有条件的村卫生室进行覆盖。加强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强化营养健康政策支撑,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大力推进合理膳食行动,加强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餐厅、营养健康学校建设。到2025年,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市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速明显放缓。第六节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城市建成区为重点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抑制城市扬尘、压减煤炭消费总量、治理机动车船污染、控制秸秆焚烧五大工程,确保城市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开展沱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实施沱江干流及球溪河、威远河、隆昌河等水体达标方案,加快推进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施重点行业企业清洁化达标行动,严格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积极推进农村集中式饮水水源环境保护。打好土壤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步减少存量污染。实施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基础工程、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工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以耕地为重点,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全面加强农业污染防治,有效保护生态系—46—统和遗传多样性。加强噪声污染防控。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推动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建立排污台账,实现持证按证排污。加快淘汰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工艺、设备与产品。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染专项治理。以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行业达标排放改造。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划定环境健康高风险区域,开展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价,探索建立高风险区域重点项目健康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环境健康风险沟通机制。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专栏5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项目健康教育与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居民健康素养促进;烟草控制能力建设。重大疾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人禽流感、SARS防控监测;鼠疫防治监测;麻风病监测;流感、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布病、狂犬病、出血热、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监测和评估;疟疾等寄生虫病防治监测;青少年、成人、高校大学生烟草流行监测;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肿瘤随访登记、死因监测;饮用水和环境卫生及学生常见病监测;全市伤害监测。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包虫病防治;血吸虫病防治。慢性病综合防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47—范区建设;癌症早诊早治、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与糖尿病患者合并症早期防治试点;城乡社区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能力提升。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促进: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农村癫痫防治管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心理治疗师培训;心理救援应急队伍建设;心理援助热线建设;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支持市六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建设。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网络建设,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与溯源体系建设,食源性疾病管理和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设。建成5个省级营养健康食堂、2个营养健康餐厅、2所营养健康学校。第五章全生命周期保障重点人群健康第一节促进优生优育和托育发展加强人口监测。落实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加强生育、死亡、迁移等人口变动情况监测。落实国家人口监测点工作安排,科学研判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及变动态势。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强化对人口与家庭发展的决策服务支撑。落实国家生育政策。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产假、生育保险、生育津贴、免费学前教育等政策体系。完善生育服务管理,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衔接,建立健全政策配套、服务保障、信息互通等工作机制,强化对基层工作的指导。—48—开展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增强流动人口等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关怀关爱流动人口和留守人群,促进社会融合。做实计划生育扶助保障民生实事。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民生实事,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工作。持续将扶助项目纳入“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管理,确保资金精准发放。强化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生育力保护,推广成熟辅助生殖技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服务质量。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做优做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到2025年,产前筛查率≥73%,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8%,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0%。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耳聋、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强化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持续推进线上办理生育服务。鼓励各县(市、区)开展计划生育综合保险试点。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范围。推进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建设标准化母婴设施。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根据人口空间聚集态势,在新建居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并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照—49—护服务设施的,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统筹考虑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城镇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婴幼儿的照护服务需求。引导家庭托育服务规范化发展。鼓励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整合利用。加强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监督管理,落实卫生评价和质量检查制度。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省级示范县(市、区)、示范机构等创建活动,争取全国、全省婴幼儿普惠性托育试点。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专栏6人口与家庭发展项目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产前筛查(诊断)能力建设,建好市级产前诊断机构,产前筛查机构达到6家以上,争创四川省产前诊断内江分中心。实施免费婚检、孕前检查、增补叶酸、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惠及人民群众。婴幼儿照护服务工程: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健康有序发展,婴幼儿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达到90%,登记备案的婴幼儿照护机构数达到5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普惠性托位占比达到60%,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人才数达到2400人,骨干婴幼儿照护服务企业数达到7个。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婴幼儿照护场所,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或普惠托育中心。—50—计划生育扶助保障工程:落实国家、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民生实事,确保目标人群资金发放到位率100%。第二节优化全周期妇幼健康服务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引导市、县两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落实功能定位,补齐服务短板,发展优势特色,健全转诊机制。提升保健和临床服务能力,健全以围产医学和妇幼健康为特色的学科专科群。做实妇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提升母婴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母婴安全提升行动计划,巩固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对标国家和省建设指南,加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能力及儿科建设。健全妇幼健康领域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母婴保健技术综合监管。推行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服务。探索推广“主动健康”服务模式,推进合理确定妇幼保健服务项目和价格,健全医疗保险筹资机制,为妇女儿童提供连续、综合、温馨的全周期妇幼健康管理服务。以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等为牵引,加强临床和保健科室建设,丰富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流程,促进保健和临床融合。鼓励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儿科推广产科单间优质服务行动,提供个性化服务。—51—第三节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适宜技术,强化危重新生儿救治。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加强爱婴医院管理和母乳喂养社会宣传,巩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成效。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提升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业务指导。全面落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促进青少年健康。加强贫血、肥胖、视力不良、龋齿、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等重点健康问题筛查、诊断和干预,积极防控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近视、强化儿童孤独症筛查和干预。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专栏7妇幼、儿童健康服务提升项目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积极创建省级妇幼健康领域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开展基层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支持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母婴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评估率达到100%。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健全筑牢市、县、乡三级的救治网络,提升母婴生命安全保障水平。完成基层产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巩固市一医院和隆昌市妇幼保健院的省级—52—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成果,新增1-2个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第四节加强职业卫生与健康保护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格局。建设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防护设施完备的示范性健康企业。强化职业病前期预防。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倡导健康工作方式,督促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加强重点人群职业健康促进,显著提升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和心理疾病等防治知识普及率。提升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水平。逐步完善职业病监测体系与风险评估,加强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到2025年,职业病报告率达95%。加强放射卫生监测管理,加强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继续开展放射性本底调查。聚焦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深化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开展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危害治理,推动尘肺病康复站的建设和运行。到2025年,尘肺病患者集中乡镇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支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市疾控中心、市六医院加快人财物配备,尽快完成备案,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到2025年,全市至少确定1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工作,各县(市、区)至少确定1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53—查工作。第五节丰富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提高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实施老年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综合防治,预防老年人跌倒,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0%。加强市、县两级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提高老年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康复、临终关怀等诊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开展老年人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推动构建方便可及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圈。支持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改建一批医养结合机构。实施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提高医养结合服务品质。支持大型医疗机构或医养结合机构牵头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或集团。支持企业开发老年用品,开拓老年产业体系。构建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社会环境。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开展全省敬老模范县(市、区)创建。到2025年,建成1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1个省级敬老模范县(市、区),全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比例达80%。—54—专栏8老年健康服务提能升级项目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巩固省级老年重点专科建设,争创1个省级老年重点学科。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健康教育讲堂;支持4个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实施老年医学骨干医师、老年护理骨干培训项目。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4个医养结合省级重点项目。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项目,支持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实施医养结合机构医师、护士培训项目。第六节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推广疾病早期康复治疗,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减少残疾发生,减轻残疾程度。建立残疾儿童救助制度,做好脑瘫、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孤独症残疾儿童救助。开展防盲治盲和防聋治聋,着力防控疾病致残。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到2025年,实现家庭医生与残疾人服务签约率达到80%,确保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55—第六章全力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增强市一医院、市二医院等医疗机构临床服务能力,提升市域内相关专科综合诊治能力和技术水平,一批医疗技术到达省内一流水平。加大肿瘤、呼吸、消化、重症医学、妇产、儿科、胃肠外科、骨科等临床专科建设,发展微创与介入、移植与再生等特色专科,建设基本覆盖发病率排名靠前疾病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群。到2025年,争创2个以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以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服务能力,隆昌市人民医院、资中县人民医院和威远县人民医院全部达到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持续组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特色科室建设,6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基层诊疗人次占比下滑趋势得到缓解。提升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加强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控制,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标准、流程和考核指标,不断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推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绿色通道,提高救治效率。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国家创伤中心”,各县(市、区)全部建成卒中、胸痛中心,进一步完善区域脑卒中、胸痛防治网络体系,构建脑卒中“一小时黄金救治圈”,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到 2025 年,各县(市、区)至少建成 1 个卒中或胸痛中心。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继续开展“互联网+护理”试点。深入开展专科护理模式,加强各专业护理工作室能力建设,拓展专科护士培训专业领域,提升专科护理服务质量。发挥优质护理资源帮扶和带动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水平。健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护理质量精准化管理。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康复早期介入,多学科合作、疑难危重患者康复服务,规范合理应用康复医疗技术,促进康复学科建设与发展。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者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到2025 年,全市设置 1 家二级及以上康复医院,每 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 8 人,康复治疗师达到 12人。第二节 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质控组织体系,推动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由以住院患者为主延伸至包括门急诊、日间手术患者的全诊疗人群,并向新业态延伸,进一步扩大质控范围。建立科学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健全医—56——57—疗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扩大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覆盖范围。健全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技术信息化监管。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健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医疗合理用药。进一步加强全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加大药品使用改革力度,提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持续开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估,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抓实合理用药评估结果应用,不断提高全市合理用药水平。到2025年,实现二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评估覆盖率达到50%以上并逐年提高。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35DDDs以下,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20%以下。提升血液服务质量。改善市中心血站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无偿献血激励机制,加强献血者关心关爱力度。积极开展“互联网+无偿献血”服务,提升无偿献血服务能力。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开展血液安全技术督导核查,提高血站质量安全管理,确保血液安全供应。规范临床合理用血,加强临床合理用血评价,提高临床用血精细化管理水平。第三节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完善全过程一体化服务。构建以疾控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为主体,保险与健康管理组织等社会—58—力量为补充,全民参与的健康管理体系。立足健康全过程,以人为对象加强对居民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分析、评估、干预,形成“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闭环。改善就医环境与医疗服务。大力开展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医务社工、急诊急救等服务,提高患者就医可及性。合理保留、优化医疗机构传统服务方式,着力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持续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加强检验检查质控工作,持续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持续提高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推动医疗机构安检工作,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专栏9医疗服务提升项目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重点发展肿瘤、呼吸、消化、重症医学、妇产、儿科、胃肠外科、骨科等临床专科。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建设:支持全市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社区医院、中心卫生院等建设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医疗质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覆盖一级诊疗科目的市、县两级专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医疗质量管理建设:三级医院40%出院患者、二级医院45%出院患者—59—实现临床路径管理。第七章加快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第一节强化中医药独特优势提升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补齐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短板。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市级中医医院独立设置传染病病区,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发挥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功能。强化乡村、社区疫情中医药防控,推广行之有效的基层中医药防治方案。支持市中医医院建设川南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中心,重点加强急诊科、肺病科、心脑病科、重症医学科和负压病房、实验室等建设,配置负压救护车,全面提升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综合防治能力。加强县级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规范急诊急救标准、流程,建立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依托市中医医院,建设川南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建川南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分队;强化专科建设,提升区域突发公共事件中医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统一领导、调度机制和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全程参与的应急响应机制。将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制定重大传染病中医诊疗方案、技术指南和操作规程,推广中医药群体防治方案和防治技术,健全中西医结合救治和联合会诊制度。完善中医药应急保—60—障机制。健全市、县两级中医医院中药应急物资周转储备和核销机制,完善中西医救治同等救助保障机制。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能力。探索建立“病有专科、病有专人、病有专方、病有专药(术)”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模式。组建专科专病网络联盟,推动中医经典病房建设,培养高精尖传承创新团队,研究制定并推广1—2个具有内江特色和临床优势的中医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整体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和疗效水平。强化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能力。推进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康复科室,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推广中医优势病种康复方案和中医康复适宜技术,探索开展中医家庭病床康复服务。鼓励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康复服务,建立中医医院、社区康复机构帮扶和双向转诊机制。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强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能力建设。依托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资源,加强院企合作,建设“内江市中医医疗机构院内制剂中心”,创建为区域制剂中心。支持医疗机构按照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发挥好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作用。加强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开展妇女围绝经期、孕育调养、亚健康状态和青少—61—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试点,制定并推广1-2种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开展“中医四季养生”行动。研发膏方、热敷包、足浴包、茶饮包等治未病相关产品。到2025年,全市创建1个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全部设置治未病科室,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第二节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加强民间中医药单验方、技术的保护与利用,强化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开展全市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有序推进中医药文物、老字号、名医故居保护利用工作。强化中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将具有原创性的中医药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予以保护,做好冯氏痔漏、姚氏骨伤、王氏正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支持东兴区建设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医院、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依托市中医医院推进内江市中医药展览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中医药图书馆建设,面向大中小学生、全体市民开放,普及适宜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62—第三节加快推进省级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建设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持续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成果,以市中医医院为龙头,大型综合医院和县级中医医院为支撑,加强国家和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支持做优做强骨伤科、肛肠科、儿科、妇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及心脑血管病、脾胃病、肾病等专科专病。聚焦肿瘤、糖尿病、重症胰腺炎、艾滋病、感染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儿童多动症和抗生素耐药问题等,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形成可推广的诊疗方案。加快市中医药循证医学平台建设,推动中医经典病房建设。加强中医药防疫、急诊急救等紧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中医医院强化设施设备配置,改善诊疗环境。支持市中医医院对标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创建标准,加强省级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及重点专科建设,西林新区内科大楼建设。到2025年,市中医医院争取综合排名达全省中医医疗机构前五名。争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全市建成15个国家、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推广10类6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单位创建工作。到2025年,全市100%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00%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医药服务。—63—加强中医医联体建设。支持市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区域发展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带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中医诊所建立协作关系,将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开展技术指导、远程会诊等服务。大力发展社会办中医。落实社会办医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提升社会办中医质量,支持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广泛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提供融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全面推进中医诊所备案制管理,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街道社区为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中医诊所无偿提供诊疗场所,打造中医药服务10分钟可及圈。第四节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中医药职业教育。鼓励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开设中医养生保健相关专业;支持打造专业化中医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适宜技术人才培养中心。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健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医医院和中药企业引进中医药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健全中医药毕业后教育体系,加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管理—64—体系,建立健全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和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全过程。支持名老中医药专家设立以其学术优势和特色为核心的传承工作室、流派工作室,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向临床服务转化。加强中药技术传承,推动中药企业建立健全中药人员师带徒制度,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中药行业“技能工匠”。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加强临床医学类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药科室建设,建设省级“西学中”培训基地,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和能够提供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全科医生。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和行业特点,深化中医药职称制度改革,将医德医风、中医经典理论、辩证思维、临床能力作为评价重点,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支持中医医院设立中医(专长)医师岗位。推进公立中医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利于中医药行业发展的中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中医师带徒任务、中医诊疗量等纳入绩效工资分配指标。专栏10中医药建设工程项目强化中医药独特优势:支持市中医医院建设川南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中心、川南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建川南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分队。依托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的良好基础,建设符合GMP标准的中药院内制剂中心,创建为区域制剂中心。组建专科专病网络联盟。推动中医经典病房建—65—设。创建1个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推进中西医结合。支持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建好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与能力建设: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支持和经费投入,开展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医条件和环境。通过医疗设备配置、技术人员培养、加强中医专病专科等特色科室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隆昌市中医医院、资中县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威远县中医医院达到三级乙等,市中区中医医院、东兴区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基层中医馆及中医阁建设: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打造特色中医药文化:做好冯氏痔漏、姚氏骨伤、王氏正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把古法熬制天冬膏项目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培育。支持东兴区建设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开发清溪河流域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威远县药王山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资中县栀子种植基地等中医医药文化旅游项目。推进内江市中医药展览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中医药图书馆建设。启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到2025年,建设5个左右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造就10名左右市级中医药领军人才,遴选培养100名左右中医药优秀人才,最终造就5名左右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中医药高水平人才。第八章打造川南健康产业发展高地第一节推进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壮大医药健康产业。围绕生物生化药、现代中药、医疗—66—器械、医药物流四个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抗癌制剂、活性蛋白与多肽类药物、中药饮片、医用诊断X射线机及口腔科用设备等产品,打造符合GSP规范要求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培育壮大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丰富发展健康服务业态。加大健康产业融合经济发展,围绕健康管理、医疗旅游、森林康养、体卫融合、健康金融等领域,加强健康产品和服务技术研究,建立适应健康新常态、新模式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做大全医疗产业链,持续培育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血液透析、消毒供应、安宁疗护、健康体检等商业模式,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域发展健康旅游,开发特色专科、中医保健、康复疗养、医养结合、医疗旅游等系列产品。支持资中县打造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深入推动体医融合,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设立体育医学服务中心,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服务机构。丰富发展健康金融,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开发覆盖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等医疗险和医生执业责任险,推广长期照护险,完善支付结构,释放医疗消费需求。推动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开展医疗健康服务和保险保障一体化模式试点,推动健康保险从理赔型保险向管理型保险转型。第二节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67—做实中医药第一产业。支持新建、改造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快培育以中药材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天冬、枳壳、栀子、佛手等优势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作,制定天冬种子种苗标准、天冬良种繁育技术规范。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天冬、枳壳等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建立中药材资源圃;筹建内江药用植物园。开展中药材林下种植,建设曲剂类中药材原料种植基地。开展天冬、枳壳、栀子、佛手等四大品种的中药材地理标志认证。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药材种植产值达到15亿元。做强中医药第二产业。大力提升中药材质量。开展“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建立单品种药材的“两体系、三标准、五规范”。提升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保证中药材及饮片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支持在中药材产地建设初加工基地,完善中药材流通行业规范,建设中药材及饮片物流基地,建设标准化和现代化的中药生产工艺流程。支持医疗机构、制药企业优先采购可溯源的中药饮片。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支持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支持经开区、高新区建设相对集中的中医药产业园,支持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建设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中国曲剂基地。开展曲剂研发与转化、曲剂原料本地化、曲剂生产企业装备提升、曲剂品牌打造、曲剂延伸大健康产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六项行动,在资中县、威远县打造现代曲剂龙头生产企业,发展下游曲剂相—68—关的健胃消食、肠胃调节、感冒预防等功能性大健康产品企业,发展曲剂原料加工企业,打造曲剂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集群,建成中国曲剂基地。创新发展中医药装备产业。围绕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需要,重点支持发展中医诊疗设备、康复辅助器具、新型制药装备、中药检测设备等,培育中医药装备产业集群。瞄准家用智能健康服务、智能诊疗、智慧药房和中药材智能采摘、智能加工装备、精深生产设备等重点领域,推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智能装备上市。到2025年,全市曲剂、中药饮片、中成药、大健康产品加工实现产值60亿元。做大中医药第三产业。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编印中医养生保健手册,推广普及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保健方法,打造以中医药养生保健为主的特色体验场所。支持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技术指导,推动社会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化发展。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进中医医院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友善医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联合体。推动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双向合作,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拓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和项目在老年群体中广泛应用。到2025年,全市中医药商贸及健康服务业产值达到125亿元。第三节推进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69—构建社会办医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业务定位,推动社会办医在专科设置、发展形态上与公立医院功能互补,在公立医院发展薄弱的地区和领域实现空间错位。大力发展眼科、妇产、儿科、老年、口腔、肿瘤、骨科、精神等专科以及中医、康复、护理、体检等专业领域,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全病程医疗服务。培育社会办医品牌。支持信誉好、技术优、管理强、后劲足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做大做强,逐步放开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大型设备配置规划限制。鼓励社会办医院加入公立医院牵头组建的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运营高水平的全科诊所,构建诊所、医院、商业保险机构深度合作机制。强化社会办医管理服务。规范社会办医机构级别类别管理及依法执业监管,加强卫生统计监测分析及评价,深化民营医疗机构评审工作。推进开展社会办医管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增强社会办医发展内生动力。开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公立医院对口帮扶制度,探索形成人才、技术、运营等全方位、可持续互助共赢机制。专栏11健康产业发展项目打造“中国天冬之乡”:加强天冬等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建立中药材资源圃,开展天冬、枳壳、佛手等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作。争取天冬纳入“既是食品又—70—是中药材的物质生产经营试点”,传承创新发展中药健康蜜饯新品类,擦亮“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打造“中国曲剂基地”:推进优质药源种植基地建设,采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集中种植枳壳等16种曲剂中药材。开展微生酶发酵等曲剂发酵关键技术攻关。开发系列中兽药,提高动物免疫力,替代抗生素。筹建蜀南中药产业集团,扩大曲剂生产和销售规模,打造“中国曲剂基地”。打造高端抗肿瘤药物研发生产基地:大力扶持四川汇宇制药有限公司小分子化学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生物药物两个技术平台,开发和生产抗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物。打造动物药生产基地:依托隆昌市全国水禽基地县、全国最大禽苗市场、西南生猪养殖基地及在兽用药生产上的基础和优势,着力发展无公害兽药、微生物制剂及绿色保健药品等中兽药产业。鼓励菲德力制药公司等制药企业围绕猪内脏器官、毛、骨、血等资源开展综合利用,在现已开发生产胃酶、胰酶、胃膜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引进生化药新品,将生化制药做成内江特色药品品牌。打造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基地:大力推进西南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搬迁扩能技改项目。鼓励和扶持本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积极研发新型医疗器械,引导医疗器械企业向预防、保健型及健康促进型转变,实现数字式X光机、口腔科用设备的量产和移动体检车的市场准入。支持发展中医诊疗设备、康复辅助器具、新型制药装备、中药检测设备等,培育中医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全力打造“5+2”体育产业园和体育基地。“五个体育产业园”即市中区乐贤半岛休闲健身园、东兴区小青龙河旅游健身—71—步道园、资中武庙体育产业园、威远俩母山登山健身园、隆昌古宇湖休闲健身园。“两个体育基地”即内江甜城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中国南方·连界足球竞训基地。依托体育产业园和体育基地打造体育竞赛业,着力打造4项优秀体育赛事活动。第九章加快数字卫生健康发展步伐第一节夯实数字卫生发展基础推进数据互通共享。完善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依托省、市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统筹推进便民惠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人口家庭、综合管理、健康产业等六大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整合与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卫生健康行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平台规范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临床检验、医学影像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信息调阅共享,逐步实现覆盖省域内的信息互认。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提升工程,开展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到2025年,力争60%的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建成三星智慧医院通过四甲互联互通测评、50%的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建成二星智慧医院通过三甲互联互通测评;市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5级以上水平,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达到4级水平。—72—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深化国产密码应用,建成网络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开展多场景攻防和应急处置演练,提高行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在三级公立医院探索建立信息首席负责制。第二节深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推进互联网医院与线下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连续服务。到2025年,全市建7家以上规范化的互联网医院,每县(市、区)至少建有1家规范化的互联网医院。力争互联网中医医院数量达到实体中医医院的30%以上。推进智慧医疗服务。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拓展医疗服务空间,逐步实现在线健康咨询、复诊、审方、用药指导、心理与健康状况评估、接种预约等服务。推动医联体、医共体强化医疗健康服务一体化,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支持探索开展“医后付”“无感付”等便民场景建设与应用。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实施“5G+医疗健康”远程应用体系建设,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到2025年,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联体、县级公立医院和有条件的民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电子处方流转。推进医疗机构、医保结算机构、定点药店三方信息共享,协同建设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构建院内—73—外、上下线紧密结合的新型药事服务模式。第三节优化“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强化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建设智慧化多点触发疾病监测预警平台,提高实时分析、科学研判、及时预警能力。加快电子健康档案规范使用。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云平台,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鼓励运用可穿戴式、便携化、居家型健康监测设备和健康管理设施,开展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监测跟踪和管理。第四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共享服务水平。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对接,拓展网上办事场景化服务应用,支撑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便捷信息查询服务。加快网络可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患者身份在线核验及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等信息公众查询。面向群众提供接种查询服务,加强疫苗信息全流程记录,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支撑行业综合监管。完善医疗“三监管”平台,优化“智慧卫监”系统,加快构建智慧监管体系,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药品使用监测体系建设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第五节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74—加强数据共享。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目录,健全数据共享开放机制,畅通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数据共享通道,促进健康医疗数据开放共享。强化数据应用。完善卫生健康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云平台,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在管理决策、临床科研、健康管理、医养康养、健康保险、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健康领域的应用。深化统计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统计调查体系,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分级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应用,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到2025年,力争建成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内江分中心。专栏12健康信息化建设工程智慧医疗建设:提升居民电子健康卡、“健康内江”APP普及覆盖率和全业务流程使用率,推进医疗机构分时段预约诊疗、移动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互联网+”便民服务。统筹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专(科)全(科)协作、上下联动”医防融合服务体系。启动5G智慧影像、5G智慧急救、智慧妇幼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期)建设,将智慧监督、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慢性病一体化防控管理、区域疾控检验检测等平台建设纳入“数字内江”建设规划。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公共卫生大数据中心、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职业病防治信息系统、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工程: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平台、健康—75—医疗大数据应用基地、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中心,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提升行动。第十章深化医药卫生重点领域改革第一节强化“三医联动”和系统集成改革健全“三医联动”改革机制。落实市、县两级政府深化医改主体责任,实行医疗、医保、医药由一位政府领导分管,实现“三医”联动、区域联动、部门协同和政策统筹,推动医改由单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实效性。力争在药品耗材降价、服务调价、医保支付、薪酬分配、分级诊疗、医疗监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模式。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体、多种非基本药物为补充的“1+X”用药模式,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60%、45%和35%。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械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全面落实国家、省级及省际区域联盟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引导医疗机构优先使用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落实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建立健全药品使用监测与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机制,二级以上—76—医疗机构全面规范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提升药品短缺应对处置能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管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远程医疗、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康复、护理、家庭病床、居家医疗服务、签约服务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政策。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明确调价的启动条件和约束条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达到调价条件的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比价关系,体现技术劳务价值,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健全医保管理支付机制。统筹门诊和住院待遇政策衔接,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深化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将结核病、丙肝等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重大传染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保障。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及应急保障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疫情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完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推广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结合点数法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77—第二节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理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管理体制机制。根据国家、省总体部署,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完善疾控机构投入保障、人员待遇和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强化乡镇(街道)公共卫生职能,推动居(村)委会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健全基层防控职责。创新医防协同机制。落实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完善公共卫生科和人员配置,健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的疾病防控机制,建立完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及首席公共卫生医师制度,鼓励公共卫生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探索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发展。第三节深化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发挥大型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按照网格化布局管理,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代表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含社会办医院、中医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78—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集团内各医院加强协作,结合实际建设优势专业专科,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发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加强各类医联体管理考核,强化考核评估结果应用。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签约服务内容和功能,建立以医联体为平台、全科医生为核心、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签约服务模式,对辖区内居民实行网格化健康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衔接,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推进基层医防融合。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建设,鼓励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健全双向转诊机制。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相关疾病诊疗中的职责分工、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绩效考核、医保支付和费用控制等措施,引导市级医院提高收治疑难疾病、危急重症占比,分流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依托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全市双向转诊服务平台。建立上转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住院等机制,完善上级医院为下转患者—79—提供诊治信息和后续治疗方案等上下联动机制。强化医保支付杠杆作用。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探索以慢性病和重点人群为切入点,推进按人头打包付费改革。建立符合条件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一个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支不补”支付机制,促进医保基金向基层倾斜。创新慢性疾病支付方式,实施慢性病、精神疾病等长期住院及医养结合、家庭病床等按床日付费,促进急慢分治。完善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对没有按照转诊程序就医的普通病、常见病患者合理降低报销比例。第四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政府统筹推进。市、县两级政府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健全公立医院内部治理体系。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深化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优化营运管理模式。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80—规范化、精细化。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防范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展科学绩效评价。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改革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完善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强化技术与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医学技术创新。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原创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的产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一批中医特色诊疗方案,转化形成一批中医药先进装备、中药新药。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全链条服务模式,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大力推行日间手术,三级公立医院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达到20%,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上门护理、居家护理等延续护理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提供精准用药服务。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制—81—度。推广中医综合诊疗、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全链条服务模式,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强化患者需求导向。坚守纯粹医者信念,尊重医学科学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工作负荷,落实学习、工作、休息和带薪休假制度,关心年轻医务人员成长,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医务人员安全。争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支持1家市内水平较高,改革意愿强烈的公立医院争取省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对标竞进”试点,建设功能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医院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内江经验。第五节强化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健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市级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协同联动,构建多元化的综合监管体系,增强综—82—合监管合力。参与医疗卫生行业川渝协同和川南区域协同。加强“智慧卫监”平台应用,推进非现场执法,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医疗废物、生活饮用水、游泳池水等在线监管。建立自查和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开展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学校卫生自查工作,推广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督执法。建立医疗卫生行业信用体系和管理制度,在医务人员、社会办医疗机构和部分公共场所开展信用评价,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持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强化卫生健康执法检查,重点加强医疗美容、医疗废物、尘肺病防治等重点风险领域的监督检查,持续开展医疗乱象整治,严厉查处非法行医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各类专项整治,逐年提高“双随机”抽查比例,加大部门联合“双随机”力度。开展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察机制,推动工作责任落实。第十一章促进区域卫生健康协同发展第一节融入区域卫生健康协同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落实《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2020-2025年)》,积极参与健康四川和健康重庆行动,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业等方面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协同发展。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两省(市)毗邻地区组建—83—中医医联体;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建设,共同规划建设川渝中药材产业经济带。积极与两省(市)中医药医疗、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培育中医药创新人才、中西医结合人才和中医药产业人才等。共同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以道地药材为主的中医药衍生品研发及成果转化。参与构建川南卫生健康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川南经济区、内自同城化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和川南四市卫生应急合作协议、区域重大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方案落地落实。强化区域医疗资源共享,鼓励优质医疗资源通过托管、领办等形式协同发展。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衔接,加快建立跨区域衔接制度,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强化跨区域统筹协作。推进与川南区域卫生健康错位发展。根据“打造川南医疗卫生服务高地,争创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和南亚东南亚医疗卫生重要汇聚中心”的省级定位,发挥全市中医药产业的优势,重点打造川南中医药高地,建设全省中医药产业强市,实现错位发展。专栏13促进区域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加强与成渝两地医疗卫生合作:加大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搭建与优质医疗资源衔接的渠道,推动医疗技术资源、人才资源、—84—科技成果资源等共建共享。支持市妇幼保健院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资中县妇幼保健院与省妇幼保健院合作组建医联体。构建川南卫生健康协作机制:推动健全完善川南四市卫生健康协同轮值制度。建立区域疾病联防联控、卫生应急协调联动、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协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协作、采供血协调联动、信息协同共享、人才培养和科研协作等机制。第二节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保持现有健康扶贫政策基本稳定。全面落实《关于印发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扶贫发〔2019〕45号)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优化疾病分类救治措施。大病专项救治病种达到45种,定点医院原则上保持不变。完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加强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健全“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机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群众的优势,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大病、重病救治情况进行监测,主动发现、及时跟进,做好救治、康复等健康服务,配合落实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和社会救助、慈善帮扶等措施。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健康帮扶机制。第十二章提高支撑与要素保障水平—85—第一节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立适应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医疗卫生人员培养机制和供需平衡机制。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深化医教协同改革,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强老年、儿科、重症、传染病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推动护理岗位科学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加强卫生职业教育,支持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支持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省级示范专业建设和申报中职“三名”工程,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制、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结合实际为村卫生室和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定向医学生,落实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责任。积极支持引导在岗执业(助理)医师参加转岗培训,注册从事全科医疗工作。鼓励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充实壮大紧缺人才队伍。确保紧缺岗位在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构成占比,加大对紧缺人才培养与培训的投入,逐步改善执业环境。加强全科、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卫生检验、儿科、精神科、—86—临床心理、产科、病理、麻醉、康复、急救、影像、重症医学、传染病、老年医学等各类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培训,完善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建立首席卫生健康监督人员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四川卫生健康英才培养计划支持,遴选培养一批领军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临床技能名师。以“甜城英才”工程为统揽,加强博士、博士后等高学历人才引进。完善卫生人才体制机制。遵循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的特点,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奖励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并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落实岗位管理制度,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改革薪酬分配制度。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探索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论文数量要求。—87—专栏14医疗卫生人才发展项目医师规范化和急需紧缺专业骨干医师培训:开展住院医师、专科医师、护士、药师规范化培训,扩大疾控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全科、重症、感染、急诊、儿科、产科等专业为重点,开展急需紧缺专业骨干医师培训。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培训、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实施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医卫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大力引进培育名医。以高端人才引进、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聚焦和培养省内医卫领军人才、医学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设立卫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励机制。到2025年,引进国内、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端人才10名,引进和培育博士人才20名、硕士人才200名,最终造就10名左右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5名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中医药高水平人才。健康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医疗护理员、老年护理员、母婴护理员等规范培训,加大健康服务业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培养。依托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打造川南健康服务职业人群培训基地。依托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建设公共卫生与健康服务技能中心,用于卫生健康职业技能培训教学。—88—第二节建设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卫协同、区域协同、医工协同、军民融合机制,加强市内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完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学重点学科等创新单元,形成资源统筹、干支联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格局。鼓励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探索建立医学科技创新联合体和研发平台。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聚焦医学前沿技术、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制度,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完善医学科技服务体系,探索“市场导向-研企联合-技术创新-企业孵化”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加快推动创新要素高效聚集。聚焦人才、资金、激励、法治等创新要素,持续改善创新生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分类打造创新团队。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多渠道投入机制。落实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等政策文件,进一步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构建医疗卫生科研激励机制,鼓励医疗卫生单位申报国家、省市科研课题,予以配套激励和奖励,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89—专栏15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扩容计划:按照分层分类搭建成体系的原则,围绕优势学科、支撑学科、薄弱学科争取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到2025年,建立一批成建制、多领域、多中心的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行动: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估。以满足重大疾病防控和临床需求为导向,积极创建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加快医学重点难点疾病攻关,发挥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科技创新“十大行动”:聚焦医学前沿技术、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妇幼健康、老年健康、药物与疫苗、设备与器械、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数字健康、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十大重点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试验开发和成果转化。到2025年,力争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项目不低于10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不低于2项,科技成果转化不低于2项。第三节加大卫生健康投入保障力度落实投入责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健康投入责任,完善合理分担机制,缓解个人就医经济负担。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按照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90—分改革要求,做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经费保障,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按国家、省级实施意见落实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所需人财物等保障。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完善多元筹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形成政府投入、机构自筹、社会资本等参与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赠。第四节加强健康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宣传水平。完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权威信息。加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能力建设,完善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政策解读制度,建立行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加强新闻发布实战演练。建立应急科普联合宣传机制,组建跨领域科普专家队伍,提高应急科普生产和传播能力。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澄清不实传言和谣言。建强健康传播队伍。加强宣传策划队伍建设,提升重大宣传统筹谋划能力。加强新闻采编队伍建设,提高新闻采编、摄影摄—91—像、多媒体制作和新媒体运营能力。加强宣传专家队伍建设,完善专家工作机制,发挥专家在决策咨询、科普原创、媒体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作用。拓展健康传播平台。巩固提高传统传播平台,整合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台、新闻网站资源,加强“攻大报、上头条”,提高行业宣传权威性。深化拓展大众传播平台,用好大喇叭“村村响”、坝坝电影“村村演”等方式,扩大行业宣传覆盖面。创新运用次级传播平台,提升行业宣传影响力。完善健康传播机制。优化舆情快反机制,压实舆情应对属地责任,强化属地第一时间反应、核实、处置,建立敏感舆情预警机制。优化媒体联络机制,建立重要媒体周联络、月碰面、季研讨、年交流制度。优化全市联动机制,创新实施全行业新媒体宣传影响力排行榜制度,开展大型综合公立医院健康传播影响力指数评比。打造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打造集现场体验与知识传播为一体的健康知识院区,设置健康促进与教育馆、传播材料展示室、病媒生物标本室、陈列室等健康教育平台,涵盖健康行为、健康素养教育、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治等领域。第十三章加强组织实施与监测评估—92—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资源配置、政策机制、制度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推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卫生健康发展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卫生健康重大支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平台等研究部署和统筹安排,确保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第二节深化部门协同进一步发挥卫生健康、发展改革、财政、教育、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经济和信息化、医保等部门(单位)作用,协同推进“三医”联动、健康教育与促进、爱国卫生运动、健康产业发展等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第三节加强监测评估健全卫生健康规划体系。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区域发展、其他专项等相关规划衔接,建立上下级规划衔—93—接机制。做好规划重点任务分解。将主要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各县(市、区)根据相关要求,统筹做好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等协同。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科学制订规划监测评估方案,并对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监测和中期、末期评估,对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举措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规划任务顺利实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