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统计公报

郁南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3-09-06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41   评论:0
内容摘要:2022年郁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郁南县统计局2023年6月16日郁南统计YunanBureauofStatisticsY-1-2022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疫情形势急剧变化,影响经济发展不利因素明显多于往年。郁南县委、县政府在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

郁南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郁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郁南县统计局2023年6月16日郁南统计YunanBureauofStatisticsY-1-2022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疫情形势急剧变化,影响经济发展不利因素明显多于往年。郁南县委、县政府在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县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一、综合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7.3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6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58%,比上年末提高0.53个百分点。年末我县户籍总人口529420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65799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为31.3%;乡村户籍人口363621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为68.7%。全年出生人口4520人,出生率为8.5‰;死亡人口2731人,死亡率为5.2‰;自然增长率为3.3‰。-2-2022年郁南县年末人数及其构成指标年末数(人)比重(%)全县户籍总人口529420100.00其中:城镇16579931.3乡村36362168.7其中:男性28174253.2女性24767846.8其中:0-17岁11820822.318-34岁12728724.035-59岁18134534.360岁以上10258019.4根据云浮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45亿元(初步核算数),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9%,与全国基本同步,比全省1.9%高1个百分点,比全市2.1%高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三产比例为:23.8:22.2:54.0,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1.2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75.81亿元,增长2.3%。-3--4-2022年郁南县地区生产总值产业和行业分布指标2022年(亿元)同比增速(%)地区生产总值140.452.9第一产业33.445.3第二产业31.201.8工业24.80-2.8建筑业6.4625.9第三产业75.812.3批发和零售业13.19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86-5.5住宿和餐饮业2.17-0.6金融业2.5921.3房地产业13.80-5.7其他服务业35.546.6-5-2022年年末,我县就业人员30.0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7.04万人,占我县就业人员比重为56.69%,比上年末上升1.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14人。年末我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与上年持平。二、农业2022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0302亩,比上年增长0.35%;甘蔗种植面积1203亩,下降9.4%;油料种植面积50566亩,下降16.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40347亩,下降1.5%;中草药种植面积32272亩,增长5.3%。全年粮食产量13.31万吨,与去年持平;甘蔗产量3962吨,下降8.7%;油料产量9064吨,下降23.2%;蔬菜产量39290,下降4.8%;水果产量198723吨,下降4.0%;茶叶产量339吨,下降4.0%。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2282吨,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猪肉产量21321吨,增长13.9%;禽肉产量30860吨,增长17.6%。全年水产品产量10196吨,下降14.2%。-6-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4.8亿元,比上年下降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7.5%。其中国有企业下降9.0%,股份制企业下降1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57.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31.4%,重工业下降10.6%。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工业企业下降17.0%。-7-年末我县发电装机容量6.323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2%。其中,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8031万千瓦。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6个;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5亿元,增长67.4%。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42.6%,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4.9%。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1.9%。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7.33%。分领域看,城镇投资比上年增长44.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4.9%;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72亿-8-元,比上年下降31.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6.0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7%;商品房销售额9.24亿元,比上年下降32.1%。2022年郁南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行业同比增速(%)固定资产投资14.5农、林、牧、渔业101.4采矿业11900制造业5.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0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7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2.2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7亿元,同比增长2.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41亿元,增长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86亿元,增长7.2%。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8.8%,饮料类增长142.6%,烟酒类增长88.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6.9%,化妆品类下降44.6%,日用品类下降6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4.0%,家具类下降53.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0.7%。金融业--房地产业-33.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2.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2.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279.4卫生和社会工作30.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10-六、服务业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86亿元,下降5.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17亿元,下降0.6%;金融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21.3%;房地产业增加值13.80亿元,下降5.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600万元,比上年下降21.4%,营业利润471万元,下降0.73%。全年水路货物运输总量924.41万吨,增长5.85%。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70533.02万吨公里,增长7.34%。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76.05万吨,比上年增长11.13%。全年旅客运输总量达33.9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8.18%。-11-旅客运输周转量3341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7.79%。2022年郁南县全社会客运运输量计量单位2022年2021年比上年增长%公路通车里程公里2063.8412062.2190.08其中:高速公路(不含匝道)公里102.554102.5540国道公里50.43550.4350省管公路公里362.377362.3770县管公路公里347.798347.5970.06乡、村级公路公里1200.6771199.2560.12客运量万人33.9541.5-18.18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33414064-17.79道路货运量万吨---道路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港口码头泊位个42420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1676.051508.1711.13水路货运量万吨924.41873.295.85水路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270533.02252042.677.34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0.66亿元,比上年增长7%。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84万件,包裹业务19.91万件,快递-12-业务1.1万件,实现邮政企业渠道快递业务收入113.74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1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17%。年末电话总用户34.97万户,比上年末下降3.2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58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4.81%;移动电话用户32.39万户,比上年末下降2.21%。年末5G用户7.78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达24.03%。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10.5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2.31%。其中,速率百兆及以上的宽带用户10.18万户,百兆宽带用户占比达96.96%。七、对外经济2022年我县货物进出口总额2.67亿元,比上年下降36.9%。其中,出口总额2.41亿元,比上年下降38.3%;进口总额0.25亿元,比上年下降19.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15亿元,实现贸易顺差。全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家,比上年增长1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2亿元,增长2753.6%。-13-八、金融与财政202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9%。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16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2%。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5.27亿元,比上年增长41.43%。其中,境内短期贷款余额11.46亿元,比上年增长83.91%;境内中长期贷款余额99.69亿元,比上年上升45.36%。-14-2022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63%。其中,税收收入2.3115亿元,比上年下降9.15%;非税收入18.3139亿元,比上年增长383.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9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653亿元,下降15.16%;公共安全支出1.2094亿元,下降3.52%;教育支出8.1422亿元,增长1.65%;科学技术支出0.0406亿元,增长33.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0097亿元,增长54.97%;卫生健康支出5.1534亿元,增长15.04%;节能环保支出0.0993亿元,下降69.1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0.8984亿元,增长7.89%。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八大项支出合计27.3183亿元,同比增长11.35%,占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97%。2022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指标年末数(亿元)同比增速(%)各项存款194.3017.09其中境内住户存款161.8312.52各项贷款125.2741.43其中境内短期贷款11.4683.91境内中长期贷款99.6945.36-15-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2022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69元,比上年增长4.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264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656元,比上年增长4.3%。-16-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2万人,比上年增加0.0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缴费人数1.90万人,比上年增长7.34%。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46人。参加工伤保险2.53万人,比上年增长4.55%。-17-十、教育和科学技术2022年我县普通高中招生2394人,在校生6631人,毕业生204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高)招生826人,在校生1956人,毕业生257人。普通初中招生5880人,在校生16099人,毕业生4854人。普通小学招生6057人,在校生39880人,毕业生6539人。其中,特殊教育招生11人,在校生105人,毕业生28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6250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6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02人,其中初中教师1248人,高中教师454人。小学专任教师2041人。全县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企业研究院1家、产学研基地1家、高校实践教学基地1家、科技成果示范基地1家;在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2022年年末,全县共有县级及以上文化馆1个,文化站15-18-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52.88万册(纸质藏书234402册,电子书294400册)。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县共有体育场地1660个,体育场地面积110.0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6平方米。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6万户,比上年末减少14.28%。2022年全县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728人次,同比下降22.6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135.94万元,同比增长2.78%;国内过夜游客44.05万人次,同比下降56.07%;国内旅游收入7.33亿元,同比下降60.63%。2022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2个,其中:医院7个,分别有公立医院4个,民营医院3个;慢性病防治站1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4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5个,门诊部(所)6个,村卫生站16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事务中心、卫生监督所、红十字会各1间。拥有医疗床位数220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30人。其中,注册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17人,注册护士1145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9人。全年总诊疗人数203.1412万人次,出院人数5.0977万人次。-19-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2022年末全县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个。县城区环境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1%。我县城区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7%。我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共有104个,城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54.7dB(A),比上年上升2.8%,县城区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272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860亩,占全部造林面积的7%。森林抚育面积27359亩。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6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6%。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33.0%,全社会-20-用电量9.72亿千瓦时,增长1.3%。其中,工业用电量5.0亿千万时,增长1.01%。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0起,死亡5人,受伤23人,直接经济损失4.76万元,其中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注:1.本公报中202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是最终核实数。3.2018-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平滑修正。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增速为可比口径。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21-7.规模以上服务业范围是:(1)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2)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3)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标签:国民经济  郁南县  
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QQ:158174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