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在柘荣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柘荣县人民政府县长 雷祖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柘荣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发展回顾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43亿元,增长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1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实际利用外资31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48元,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2元,增长9%。全年实施118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0.45亿元,“五个一批”项目工作获得省通报表扬。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疫情防控富有成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县上下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抽调256名干部下沉村(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形成县乡村三级防控体系。强化疫情管控,落实“四早”要求,建立“6433”工作机制,设置检疫查验点4个,加强中高风险地区入柘人员健康管理。强化物资储备,保障口罩、防护服、消毒药水等基本防疫物资需求。完成PCR实验室建设,核酸日检测能力最高达2万份,具备5日内常驻人口全员检测能力,8类重点人员实现应检尽检。强化援企复产,精准出台支持企业用工、金融服务等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三难三多”问题切实解决,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务人员无私奉献,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各乡镇各部门联防联控,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入闽南下“北大门”,成功实现“零疑似”“零确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二)产业集群竞相发展。药业发展迎来春天。市委市政府更加关注我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市政府与省药监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共同致力推动“闽东药城”高质量发展。下村产业园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年共实施标准化厂房一期、本草路二期等项目7个。药企创新步入快车道。力捷迅完成股份制改革,上市工作顺利推进。广生堂“治愈乙肝登峰”计划、力捷迅微球制剂、时珍堂中药饮片生产线、天人药业太子参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共获批5个创新药临床批件,注册国家三类新兽药2个、保健食品1个,广生堂拉米夫定片(贺甘定)成为今年全省唯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钢铁铸造产业不断壮大。加快机械制造产业集中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华悦机械、荣信精密等项目,全县集聚钢铁铸造企业50家,预计全年产值38亿元。不锈钢产业加快培育。乍洋产业园路网、管网等基础配套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酸洗厂等关键性工程加速建设,引进全国百强建材企业建华建材和不锈钢龙头企业宝丰钢业等实力型企业入驻,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达33家,已建成投产3家,开工建设9家。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完成刀剪产业园标准化厂房主体建设,新增“退城入园”企业13家,预计全年产值15亿元。“柘荣剪刀”集体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商标局审批。僧服产业健康发展,全国首个僧服标准《柘荣僧服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空白。旅游产业欣欣向荣。鸳鸯草场游客服务中心综合体、嘉馨民俗文化园、东狮山美术馆等文旅项目有序推进,县内各重点景区服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预计全年接待游客66.95万人次,旅游收入4.95亿元。商贸流通持续繁荣,预计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9亿元,网络零售额2.7亿元。
(三)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基本完成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争取债券资金6.26亿元,其中专项债券资金4.35亿元,位列全市山区县第一。大力实施交通和城区路网建设项目,完成国道104柘荣城关过境公路A2标段,推进鸳鸯头叉口至东源桥头段公路主体工程。东城路、塔下路东段建成投用,安亭路、岭边路、本草路延伸段、秀峰路、西源路加速建设。文昌北路、屿北路“白改黑”竣工,上桥路西段、河滨东路、龙滨路和文昌南路“白改黑”全面推进,城区80%主次干道实现“白改黑”。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完成全民健身漫步道(一期)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改造和旧垃圾场整治工程竣工投用,新增雨污管网15公里,新改建城区停车场4个、停车位151个。全面推行城市管理网格化和街长制,城区主要路段整治取得实效。“两违”整治持续推进,拆除违建17.64万平方米,腾出土地11.22万平方米。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处置重大安全隐患房屋308栋。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改造农村危房70户、整治农房1168栋,完成56个自然村改厕。“四好农村路”扎实推进,建成农村公路20.7公里、安防工程68.2公里。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赛江流域防洪三期(柘荣段)、万里生态安全水系等项目加快建设。官安、溪口、长冠等5个国家传统村落完成保护规划编制,上黄柏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四)乡村振兴亮点纷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今年以来,全县共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35户2774人落实帮扶项目1968个,统筹帮扶资金2928万元,今年4月省政府宣布我县脱贫“摘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计划”,持续深化“2+N”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中药材、茶叶种植面积均突破7万亩,发展林下经济1.3万亩。全县新增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省、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3家、合作社示范社14家,生态菌果产业联合体被列入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靴岭尾剪纸文创、岭边亭茶旅休闲、富溪商贸旅游、鸳鸯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绸岭剪纸康养主题民宿园签约落地,榴香园研学教育小镇获评市达标旅游小镇,溪口被评为省三星级旅游村、湖头被评为省级旅游村。新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1.1万亩,全面启动国家储备林(乡村振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PPP项目。我县被认定为第二批福建特色农产品(油茶)优势区、第三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柘荣太子参”进入全国特色种植产品目录。前楼、铁场被评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湾里被评为全省民族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改革创新活力增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实施,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做法在全省推广。县级财政管理绩效工作在全国争先晋位,综合评价排名全国第134名、全省第11名,分别提高了1102名和21名。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更加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顺利推行,“一趟不用跑”事项增长25%,88%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设立开办企业“一窗通办”窗口,全年新增各类内资企业542户,注册资金21.36亿元。新增各类减税降费4211万元。成立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缓解小微企业等普惠领域融资难问题。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共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36.3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3个。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省级区域重大专项、星火计划、区域引导性等项目5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家。广生堂“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筛选试验”项目列入2020年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专项计划。闽光电机列入市传统产业重点创新产品培育名单。
(六)民生保障日臻完善。全年民生支出11.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10个、民生补短板项目73个。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93%,城乡低保制度全面落实。完成县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主体建设,10所农村幸福院建成投用。城镇新增就业66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9%。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增加。附中教学楼、富溪和黄柏幼儿园完成建设,四小综合楼、一中艺术馆等项目扎实推进。县医院异地新建、县疾控中心及城郊卫生院业务用房等项目加快建设。凤岐吴氏大宅修缮保护、县游泳馆、一中社会化足球场改造等一批文体项目全面竣工。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中心1个、实践所9个、实践站22个。县融媒体中心完成一期建设。县档案馆建成投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柘荣”建设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枫桥式”公安局创建暨“一村一警”活动稳步实施。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成效良好,为全县居民购买“守护舌尖”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成效明显,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序推进。双拥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氛围浓厚。
(七)自身建设从严唯实。大力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创造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作风财富和实践成果,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汲取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成省委和市委、县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涉及政府系统问题整改。认真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着力提升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加强政务公开,强化审计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七五”普法工作顺利完成。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人大执法检查、视察、专题询问和政协协商意见。积极回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切,68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76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
此外,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计生协、老体协、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职能有效发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供销、移民、民族、宗教、气象、台港澳、外事、侨务、老干部、老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追溯“十三五”时期,这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成效显著的五年:
这五年,是柘荣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60亿元、70亿元两个台阶,预计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37亿元,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5.9%。人均生产总值8.6万元,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5.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1%、9.1%。在一些重点工作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十大生态养生旅游福地、省级森林城市等称号,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试点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
这五年,是柘荣产业转型卓有成效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由2015年的13.6∶55.6∶30.8调整为2020年的11.9∶44.9∶43.2。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发展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500多家,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83亿元,比2015年增加5.08亿元,年均增长9.45%。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一区三园”建设全面铺开,生物医药、钢铁铸造、不锈钢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家,比2015年净增28家。第三产业稳步提升,全县AAA级景区增至3个,旅游消费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3.43亿元,是2015年的2倍,年均增长7.6%。
这五年,是柘荣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的五年。加快推动“小县大城关”向“秀美好城关”转变,城市综合承载力逐渐增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盛丰新城、御水湾等一批中高端商住地产项目拔地而起,建成区面积扩大至6.7平方公里。市政设施持续完善,新增城市道路10.88公里,新增停车泊位965个,铺设雨污管网72公里。持续推进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实施柳城东西路及周边景观提升、天福公园等一批城市景观工程,完成植树造林3.43万亩。农村“一革命四行动”成效明显,所有行政村完成改厕改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所有乡镇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提升2.35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水利设施保障有力,新建防洪堤(渠)29.6公里,新增生态水系55公里,铺设供水管网150公里,新增小水库库容597.8万立方米。道路交通不断完善,完成省道201东源桥头至柘泰交界段公路和前山大道项目,建成国省道32.4公里、农村公路180.4公里。建设美丽乡村46个,培育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10个。补充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续三年(2017-2019年)位居全市第一。
这五年,是柘荣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五年。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顺利完成“三农普”“四经普”“七人普”“国土三调”等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工作。“街长制”“路长制”“河长制”等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垦改革“两个3年”任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全面完成。对外开放合作更加密切,五年累计引进项目105个,总投资内资174.8亿元、外资5608万美元。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高新企业2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9家,创建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众创空间1家、星创天地2家、科技型企业16家。
这五年,是柘荣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五年。累计民生支出达53.81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79倍,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14个,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群众社保、医疗、社会救助等各项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9%以上、养老保险参保覆盖7万多人,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由2015年的4080元、2304元统一提高至7152元。教育“全面改薄”项目顺利完成,异地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整体新建第三小学,新增学前和小学学位3160个。启动县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投入运营,医疗服务水平质量实现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建成县体育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15分钟文化圈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大幅改善,完成造福工程搬迁424户1685人,建设保障性住房380套。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贫791户3024人,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各位代表,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上级和县委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柘机构、驻柘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向挂钩帮扶我县的省市领导、单位区县,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柘荣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金娃娃”产业项目偏少,增收财源不足,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合理,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仍需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中高端供给明显不足;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干部服务效能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根据县委要求,县政府制定了《柘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柘荣篇章为统领,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服务并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入全市“一二三”发展战略和全球知名的产业之城、开放便捷的枢纽之城、环湾一体的新兴之城、协同联动的山海之城、生态宜居的幸福之城“五个城”发展大局,更高水平推进“清新好柘荣”建设,构筑独树一帜的药业新城、享誉东南的康养胜地、创新开放的临海山城、高质共享的魅力福地,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进展,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展现新作为,确保柘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规划草案提出高质发展超越、创新发展、协调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五大类31项指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力争2025年全县经济总量突破1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3.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在此基础上,再奋斗10年,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基本实现,产业发展高素质、城乡建设高品质、改革开放高层次、生态环境高颜值、民生幸福高指数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目标,紧扣中心任务、突出理念引领、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上下衔接,我们坚信,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为此,要注重把握五个方面:
(一)奋力谱写创新发展篇章。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建立完善“2+N”农业特色产业体系、“3+X”现代工业体系、“4+Y”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基本建成、药业企业创新能力普遍提升,刀剪产业“退城入园”稳步实现,钢铁铸造、不锈钢精深加工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加快互动,引导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创平台。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5G应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落实“东狮山人才计划”“柘籍人才回归工程”,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有机衔接。
(二)奋力谱写协调发展篇章。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一核两翼,一轴多点”的县域国土空间结构,并通过“东拓南进,西控北优”空间发展战略,提升中心城区集聚能力,形成“绿核蓝带,组团镶嵌,产城融合”的空间格局。改善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要素配置一体化、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柘荣亮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力争到2025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控制在1.8以内。
(三)奋力谱写绿色发展篇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级森林县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倡导绿色消费模式,进一步有效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推进资源持续利用。建立完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考核等体制机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致力成为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崛起的标杆。力争到2025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9.9%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达71.5%以上。
(四)奋力谱写开放发展篇章。坚定不移实施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和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闽东北经济协同发展区、闽浙边合作发展先行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柘台交流与合作。加快互联互通快速通道建设,全力争取温福高铁柘荣过境设站,沈海高速复线增设富溪互通口,配合做好霞柘泰景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开展通用机场前期论证工作。健全完善具有柘荣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协调推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提高经济整体发展质量,提升县域整体竞争力。
(五)奋力谱写共享发展篇章。落实居民增收行动计划,实现“十四五”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完善公共教育体系,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提升中小学校标准化水平,实施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不断向教育强县目标迈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努力建成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卫生健康体系,实施“健康柘荣计划”,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卫生健康综合服务水平,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敬老院供养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红色文化、长寿文化、马仙文化、剪纸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走向深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法治柘荣、平安柘荣、诚信柘荣建设。
三、扎实做好2021年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发展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实施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居民增收三项行动,全面开启“十四五”柘荣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4%;进出口总值增长6.3%;实际利用外资与2020年持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定目标内。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抓产业,促集聚,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蓄积新优势
发展百亿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三大主导产业培育,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坚实产业支撑。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争创省级生物医药高新区,优化提升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加快园区路网、标准厂房、综合管网等基础工程建设,启动太阳村土地收储及平整等工作。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助力广生堂“治愈乙肝登峰”、力捷迅2530、贝迪药业生物制品等战略计划实施,推动广生堂制剂国际产业化、力捷迅微球制剂生产线、天人药业现代化农业太子参全产业链智能发展、贝迪国家级新兽药与新产品产业化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促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卢帕替芬胶囊、亮丙瑞林等一批新药和仿制药上市。实现力捷迅上市融资。增强药企创新能力,新增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申报科技项目5个以上。着力打造不锈钢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乍洋产业园建设,整合资源加快实施路网、边坡支护、水系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酸洗厂、标准化厂房等设施建设,为企业入驻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推动宝丰钢业、浩立德钢业等一批不锈钢精深加工企业落地建设和丰一钢业、鑫联金属制品等企业建成投产。着力打造钢铁铸造产业集群。持续完善钢铁铸造产业园,加快推进并完成机械产业制造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荣兴特钢压延加工升级改造项目,推进瑞博汽车部件、亿信铸铁生产线、三拓自动化铸造生产线建设,力争2021年完成钢铁铸造产业产值42亿元。
发展升级版传统产业。持续完善砚山洋刀剪园区功能配套,完成年度投资2亿元以上,新增厂房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推动刀剪企业“退城入园”10家以上,新建刀剪项目10个以上。加快刀剪产业转型升级,推广使用“柘荣剪刀”集体商标,全面执行《刀剪通用技术条件》福建省地方标准,开展“柘荣剪刀”省级非遗创建工作。扶持僧服产业规模化、品牌化、自动化、多元化发展,积极培育僧服、香材等龙头企业,力争年产宗教文化用品2000万件,产值超2亿元。
发展融合型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完善东狮山、鸳鸯草场、九龙井等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完成鸳鸯草场康养酒店、游客服务综合体、生态停车场和东狮山马仙广场景观工程项目。扶持乡村文旅品牌创建,持续打造靴岭尾、溪口、绸岭、西坪、富溪、黄柏、社坪、半岭等文旅产业特色村,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文创、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力争全年游客人数增长20%,旅游收入增长25%。优化服务产业,统筹推进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1700家商户参加“全闽乐购”活动,促进消费提升,推动内循环。推动电商产业发展,强化提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功能,开展“直播带货”活动,着力打造“网红基地”,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大力推动数字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
(二)抓统筹,促提升,努力在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8个,总投资153.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41个,总投资11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49亿元。着力提高项目转化率、签约率、落地率、竣工率,全年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04个。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四个一”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加强项目督查考核,促进项目早动工、早见效。严格贯彻落实新《土地管理法》,编制成片开发土地方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快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工作,争取更多建设用地指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2+N”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茶叶等农业主导产业综合效益,加快培育食用菌、辣椒、果蔬、畜禽、水产等农业特色产业,实现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万亩,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坚持打造乡村振兴典型示范亮点,继续提升1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特色乡镇以及20个产业薄弱村建设,力争每个乡镇新打造示范村2个以上。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服务指导31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5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争创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以上。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太子参、茶叶等县级大宗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中心10个以上,新认证“三品一标”2个以上,争创“柘荣高山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推进“柘荣太子参”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统筹推动“绿盈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储备林(乡村振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PPP项目。完成移民后期扶持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扎实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严格人选标准,全面有序推进“一肩挑”,着力推动村干部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落实农村人才政策,充分汇聚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第一书记”、宗亲乡贤等人才作用,进一步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全速推进基建配套。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安亭路、岭边路、金剪路、广福路、秀峰路等路网新建改造,完成文昌南路、上桥路西段、河滨东路、河洋东路等道路“白改黑”,实施河滨路、锦绣路、兴业路、荣华路、龙溪西路等城区道路提升项目,推进城区支路“白改黑”。加快综合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动龙山至仙屿公园、西山岗至机关幼儿园等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完成天福公园景观提升,推进仙屿公园(一、二期)改造、全民健身漫步道(二期)和龙溪两侧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建设,新增路外公共停车位200个以上。大力发展交通事业。推进国道104过境段公路A1标段项目,大力实施美丽交通生态公路,持续抓好农村公路晋级改造、自然村公路硬化。全面完成汽车站搬迁,建设县乡村三级城乡运输网络,基本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打造城乡半小时交通圈。加快电网升级,完成楮坪35千伏变电站、黄柏35千伏输变电等扩建工程,启动英山、宅中35千伏输变电项目。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西溪流域(宅中段)安全生态水系、中小河流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完成赛江流域防洪三期(柘荣段)工程。建设110个通讯基站,实现中心城区5G网络信号全面覆盖、重点区域初步覆盖。
(三)抓生态,促文明,努力在绿色发展上打造新名片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保障体系,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试行,加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新一轮“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工程,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年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98%以上;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强化龙溪治理,推进全流域综合整治,实现城乡饮用水达标率100%,各监测断面水质达Ⅲ类功能区标准;加强矿山和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抓好固体废物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600亩,植树造林5600亩,治理水土流失1.1万亩。加快国家级森林城市建设。
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完善污水设施运维机制,投资900万元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4个。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升级农村垃圾收集模式,逐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创建垃圾干湿分离示范乡镇1个。加强农房整治,推广农村住宅通用图集,持续开展房屋结构安全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和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行农村危房改造动态管理。加强历史建筑保护,抓好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5个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富溪重点改善提升传统村落项目建设。
加强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深入推行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进一步畅通“两山”转化通道。运用“三线一单”划定成果,进一步规范环评审批工作。推动生物医药、钢铁铸造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工业园区循环化绿色化改造,构建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开展全方位绿色生活创建,启动环卫专项规划,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普及推广。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建设充电桩40个以上。
(四)抓改革,促服务,努力在开放发展上探索新路径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等改革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障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学习借鉴“三明经验”,树立“大卫生、大健康”新理念,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县总医院建设。加大创建“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力度,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县直部门派驻乡镇机构管理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机制,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监督职责。完成首届政府质量奖评选。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实体经济负担,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数字柘荣”平台建设,深入推动“全流程网办”“不见面审批”“一件事”套餐服务改革,建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持续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支持鼓励新业态发展,破除职业资格、社保、人事管理等不合理限制。
强化对外合作水平。推进山海协作,加强与涵江区、福鼎市在教育、卫生、人才、招商等方面的结对联系帮扶,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深化对台交流,加强与台湾工商团体、行业协会对接交流,推动生态农业、食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合作。促进外贸增长,重点跟踪服务好精浦泵业、闽光电机、久鑫手套、闽东红茶叶、鑫荣竹制品厂等外贸出口企业,鼓励支持刀剪、机电、僧服等企业参与“海丝”商务服务平台。强化招商引资,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强效计划和现代服务业招商行动,力争工业招商25亿元以上、服务业招商15亿元以上。
(五)抓民生,促和谐,努力在共享发展上交出新答卷
增进共享发展福祉。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存在致贫风险的重点帮扶对象加强针对性帮扶,确保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民生补短板项目3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10个。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普高学校高质特色发展,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规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统筹抓好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加快推进职校迁建、一中艺术馆、二小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力促县疾控中心与城郊卫生院业务用房建成投用,完成县医院异地新建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建设,启动二期前期工作。协同发展文体事业,加快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组织实施凤岐吴氏大宅安防、文物周边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工程。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提升为民服务实效。关心青年发展,加快推进青年之家建设。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各类社会保险扩面增缴,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健全托底援助机制,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加快推行“互联网+养老”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或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建成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全面实现乡镇敬老院社会化运营。巩固提升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水平,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覆盖面。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落实住房租赁补贴88户以上。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建立“五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深入开展“枫桥式”公安局创建暨“一村一警”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柘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实施县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技术提升项目。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维护地方金融安全稳定。刚性落实退役军人优待政策,加强军地共建,提升双拥共建水平。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毫不松懈抓实抓细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精神文明、人防和民宗等工作。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造忠诚政府。用好《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鲜活教材,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启动“八五”普法工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建议。不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加快职能整合、业务融合,严格实施权责清单管理,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加快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增强政府公信力。
打造效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四下基层”等优良传统作风,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和新机制,提供更多社会公共产品和更多社会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持续抓好“放管服”改革,更大力度推进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动深入基层倾听意见,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打造廉洁政府。认真落实省委“八个坚定不移”具体要求,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大审计力度,严密防控项目审批、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切实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各位代表,目标凝聚力量,蓝图指引方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苦干实干、拼搏进取,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柘荣篇章而努力奋斗!